沙洲乃大隋边疆,与北方大燕接壤,由于两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此地也是重兵把守。
轻梦一家在沙州算得上有名的医术世家,代代相传,尤其是到了当代,轻梦的爷爷轻鸿儒更是被称为神医,年轻时走南闯北救了不少人。
当初那个年代正是无量魔教肆意妄为的时候,众多无辜人士和武者惨遭杀害。虽然轻老爷子不会武功,可他依旧前往那些争端之地,不为杀敌,只为救人。
尤其在外伤方面更是做到了前无古人的地步,断了两条腿的人在他医治下依旧是生龙活虎。
其研制的改良版金疮药成了不少武者必备的物件,老人家所作《医者笔录》甚至在周边不少王朝国家流行,其将自己遇到的各种疾病以及治疗方法记录于书中,被无数大夫收藏研读。
有传闻大隋皇室不止一次邀请老人家当御医,但是轻鸿儒却坚持游历四方,直到后来无量魔教覆灭,他又回到沙洲边疆,继续替战士们和百姓们医治。
轻鸿儒的儿子轻卫民虽说医术不及他,但是参军入伍,军队中地位不低,手中掌握一定权力。
当时正好是大隋与大燕摩擦激烈之时,轻卫民在一次突击战中失去踪迹,家中只剩一岁半的女儿和妻子,以及轻老爷子。
轻烟的母亲在其四岁时离家寻找轻卫民,之后再也没回来过。
从此老爷子便自己抚养轻烟,由于军队中多有善缘,每逢战事平稳或逢年过节,总会有不少人来过看望老人和轻烟。
刘地当初与轻卫民乃是同僚,对于这个小家伙他也是很有好感,当初轻卫民分兵成立一支秘密部队,引起高层不小纠纷,刘地当时站的就是轻卫民。
刘地如今已经六十余岁,退伍时三十岁左右,当时在边疆算是有名的猛将,轻卫民当时二十岁出头,人称白袍小将,他暗中培养的那支部队名曰白袍军。
那时轻卫民部下收养了一批战争孤儿,准备作为白袍军兵源,可惜之后失踪未能继续。
之后,白袍军转接别人手中,几番势力交换最终白袍军变成军队暗杀组织,刘地就是负责教授他们。
而董大牛,就是当初轻卫民收养一群孤儿,那时他才七岁。
白袍军在其成立后的十五年中立下赫赫战功,可惜因为组织特殊而被淹没功绩。
他们几乎都被老爷子医治过,董大牛更是常客,与当时还是小孩的轻梦相熟。
对于他们这群人来说,那时候虽然过的不容易,但却苦中作乐,还是很幸福的。
直到最后一次任务,白袍军九十七人,几乎是全军覆没,董大牛意外存活下来,但也失去了上战场的心气。
没人知道他们为什么都死了,董大牛也从不对外言谈,有传言是上层觉得他们知道的秘密太多,决定赐死他们。
但是却解释不了为何董大牛还存活下来,然后就有了更离谱的谣传,武候大将军真名姓董。
那段往事就这样被埋藏,后来董大牛遇到了卖货的老瞎子和李四,便跟着他们一起离开,距今已经十余年。
轻鸿儒几年前便因为劳累过度离世,沙州轻家只剩轻梦一人,后来她奔波沙洲医治伤员,继承了爷爷的遗志。
大隋姓轻的不多,当初把古亭暴打一顿的便是轻芷若,乃是丰州知府的女儿。
其实沙州轻家跟丰州轻家祖上是一家,可惜三百多年前因为某件事导致分家,起因似乎是一女子逃婚。
如今那女子姓名早就被人遗忘,但两家也没有多少交流。
不过由于轻鸿儒老爷子太有名,丰州知府几年前刚上任时,竟然选择奔波千里去给老爷子丧礼送行。
本来那时候轻芷若正好下山,回家想要多待一会,然而母亲去了娘家,父亲去了沙州,于是便跟着云女宗去仓州空城派交流拜访。
这才意外与古亭有了纠纷。
轻梦按照辈分应该是轻芷若的姑姑,老爷子去世后,丰州知府便邀请她一同前往丰州。
不过那是她没有答应下来,然后今年年初大燕突然袭击,导致沙州全面沦陷,轻梦当时正好在前线,军队带着她边走边撤,最终离开了家乡。
在这之后武候大将军亲自挂帅,使得战事焦灼起来,她便带着爷爷的部分骨灰赶回了丰州,最终入了轻家祖坟。
木剑宗距离丰州很近,青天派掌门人当时放出话要召开武林大会,为了打探丰州武林舆论,木剑宗特地派出一些弟子,然后就遇到了轻梦。
刘地上次见轻烟还是她孩童时期,距今已经二十余年,但是他与轻家上两代都有联系,因此邀请她来木剑宗做客。
轻烟本来不打算去的,但是丰州轻家当时因为轻梦的到来产生了些麻烦。
徐愿前世有一句话很有名。
“一只蝴蝶不经意间扇动翅膀,可能会引起极远处的飓风。”
丰州知府属于尚书令陆相这一脉,裴相派系本来想要借轻梦归来挑事,拿几年前知府搁置政事,跑去边疆上坟来弹劾他。
然后意外在丰州府城发现了疑似陆相女儿陆颖台的踪迹,导致丰州知府压力巨大。
于是轻梦为避嫌,便对外说只是拜访轻家,迫不得已前去木剑宗,随后跟着来到了这边武林大会,然后就遇到了董大牛。
这也诱导陆颖台赶紧撤离丰州,正好考虑到温故二度解元,便前往青川县。
于是有机会偶遇徐愿,并且在那座破庙久留,当初如果不是察觉到有人,徐愿其实是不会去那座破庙的,而是准备直接去往山顶墨坑。
正是因为破庙中人数众多,那股人气便吸引了躲藏于洞穴中的胡木木。
倘若没有胡木木的嗅觉,他是很难发现被封印在木雕中的城隍爷,也就不会有之后的众多事情,或许命运的轨迹就会扭转。
无论是魔修千面、还是老瞎子商队,亦或者陈筑这帮杀破堂黑衣客,或许都不会遇到徐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