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妈的一句话让刘小娟陷入了尴尬中,承认也不是,不承认也不是,周大妈才不惯着这人。
“真是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就是让你们这些人吃得太饱了才会在这叽叽歪歪。”
周大妈话越说声音越大,也让刘小娟越觉得周大妈得理不饶人。
不就是说错了句话么,用得着这样吗?还给他们扣帽子,要是被些上纲上线的听到了,光调查就够他们喝一盅了。
伍红华本来也觉得刘小娟说得没错,但现在看着情况不对,不管心里怎么想的,蒲柯的态度已经摆在这了,现在又被她这亲家抓住了话柄,再待下去怕是要吃亏了。
“她不是那意思,可能急了点,我们这就走这就走,下次你空了我们再上门拜访。”
郑母在周大妈发难她们时候就觉得生气了,以前认识的都啥人啊,怎么这么不会尊重人,还好周大妈几句话就给怼了回去,要不然真得好好掰扯掰扯。
她们以为自己得多高贵,往上数三代,还不是农村出来的,只是正好赶上了才在城里安了家,要不然哪有她们今天在这嘲讽别人的机会。
周大妈看这两人这么快就认怂想走了就撇嘴了,要早这样识趣多好,非得多嘴几句,显得她们长嘴了么,也不见得会说话呀。
“你们不要再来了,我们家不欢迎你们,要是再来,别怪我不给面子把你们赶出去。”
郑母听还想来,不发火就真是死皮赖脸一定要赖上她是吧,她有啥可值得赖的。
郑母可能也不知道,总有这么一种人,总是想在别人身上占便宜的,不管那个人能让他占多少便宜,只要能占着,就想占点。
刘小娟本来被周大妈几句话还有点唬住了,恰好伍红华拉着她给了她一个台阶下就准备算了,毕竟还准备来往的,彻底撕破脸也不好,但是现在郑母这态度跟撕破脸也没啥了。
“切,真以为我们想跟你来往一样,我们好歹都是吃供应粮的,结果你那宝贝女儿自甘堕落嫁了个泥腿子,也是,难怪不想我们上门呢,家里多了这么些打秋风的,不得抠搜的过日子啊。”
伍红华见拉都拉不住已经开始自由发挥的刘小娟,也就不拉她了,在后面一脸歉意的看着周大妈和郑母。
得罪人的事情还是让刘小娟这个没脑子的去吧,她还是做个好人就行。
“哟,这么熟练啊,看来也是没少上门打秋风,一看你这样子就是吃啥啥没够的人。”
周大妈才没给她机会。
“看你这样子就是个占便宜没够的,整天瞧不起这瞧不起那,就这样式的,这辈子都吃不上四个菜。”
“别说吃供应粮了,给你吃啥都是浪费了。拿去喂猪猪都还产那么些肉呢,拿给你吃都是白吃了。”
被这么说了一通的刘小娟脸都气红了,说她占便宜就算了,还说她吃不上四个菜,谁吃不上了,以为谁都跟乡下似的,啥好东西都没见过,这眼界也就四个菜了。
当下就用上了撒泼的那一套,让周大妈开了眼,这人可真不讲究了。怕是被戳到心坎上了。
这丢人的伍红华都想离她远点了,不想说认识她,主要是动静越闹越大,周围的邻居都出来看情况了,相熟的都凑在一起对他们指指点点的。
周大妈不想拿乡下的那一套跟他们闹,这是在儿子岳父母家,不能给别人留下一个真是乡下人不讲理的印象。
看出来的人越来越多,凑着看热闹的都围过来了,周大妈也不跟她吵相反还跟她好好说,和郑母一打配合,话里话外都把锅甩在刘小娟身上,还显得她们通情达理善解人意的安抚她的情绪。
本来刘小娟以为服软了,结果一反应过来周围的人都对着她指指点点的,相反还有人说周大妈和郑母还挺通情达理,被闹上门还这么好脾性。
实在是闹不下去了,最终还是灰溜溜的走了,走远了还在埋怨伍文华不帮她,两个人吵吵闹闹的往家里走过去。
剩下看热闹的看正主都走了还在聊着,喜欢看热闹的人哪都有,周大妈就抓住这个机会,倒是和几个邻居聊了起来,最后周大妈回来的时候听说了不少这几年发生的八卦,还跟郑母分享这事,倒是让郑母知道了不少事情。
要说八卦的惯例都是你给我讲一点你知道的,我给你讲一点我知道的,就周大妈待的那个小乡村的事,周大妈说的都是村里谁都知道的,再说了谁知道周大妈说的是谁,他们也不认识,但是这些邻居说的事情那可都是能说给郑母他们理人际关系的。
周大妈待的这些时候没事就出去跟他们唠嗑,还知道了这城里那些地方能买到什么,那些地方这些年变化多大。
周大妈平时也没事,就跟着郑母一起出去买菜什么把周围的路都认熟了,后几天都能自己出去了。
周大妈自己吃了饭也时不时的出去逛逛,这天正好走着郑母给她指的那些街道上,走走转转的记住这些路。
像周大妈这种健谈的人,跟谁都能唠两句,倒是让她摸到了交易地点的边边。
怕被骗了,去踩了一次点,也知道自己带的东西,不说能卖出特别高的价也不是谁都能随便能都拿下的,所以肯定要谨慎一点。
周大妈决定好了之后趁着平时自己出去转的时候往那些地方走进去。
这个时候的交易地点一点都不热闹就跟平常的那种大街小巷差不多,门一关就是普普通通的居民房。
周大妈过去的时候,他们巷子口有一个整天在外面坐着晒太阳的老大爷,周大妈也是时不时往这边走,跟他唠过几次嗑,也是这个大爷,周大妈才知道了后面这个地方。
“孙大爷,又晒太阳呢?”
周大妈过去跟他打招呼,跟平时一样一起坐着唠嗑,那个叫孙大爷的平时都是自己坐着晒太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