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知道这事儿还需要考虑,直接让他自己回房商量,把资料都给了老三两口子。
要是周武决定也要考,老三两口子基础好,说不定还能带带他。
当即也不管了,直接就和周树根回了房,刚刚在孩子们面前说了分家这事儿,具体怎么分还得跟老伴儿商量商量。
等周大妈盘点好家里的全部资产之后发现这些年存得还挺多,主要的现钱就是周武的补贴,加上自己一家子每年分的,杂七杂八加起来有九百多呢。
“菊花啊,这就决定要分家了?”
周树根一想起来还有点不得劲,他一直思想还是挺传统的,觉得家里面还是得一家人在一起才好。
但是自己媳妇之前也有说过,等时机合适了就把家分了,一家子住在一起总会有点矛盾,但是说了之后也没个动静,他还以为就说说而已。
刚刚周大妈一说等他们考完就分家,不仅几个孩子觉得意外,他也觉得有些突然,但是也没直接提出来。
毕竟之前他们商量的时候,他是被周大妈给说服了的,所以这事儿周大妈说了,他也就听着。
不管怎么样,跟自己过一辈子的还是自己媳妇,孩子他们自己过也行。
“分,分了之后咱两口子也过点自己的日子。”
周大妈既然都提出来了,也就把这事儿先安排好,不说其他,就现在几个儿媳妇之间多多少少都有些小摩擦,一家人住在一起这也避免不了。
所以还不如早点分出来,而且现在有机会能走出去了,以后出去的机会更多,周大妈觉得还是早分了好,让他们自己去闯,闯成什么样都怪不了别人。
“家里的钱都拿出来分了,给小慧也留一份。”
周大妈把钱点好了之后,散钱决定自己留着,那九百块拿出来给他们四兄妹都分了。
“那你藏的那些东西不拿出来了?”
周树根听周大妈要给女儿分一份也没说啥,其他人家可能觉得女儿嫁出去了就不用管了,但是他就一个女儿,从小就疼,现在媳妇说了,分家有女儿一份,他也不会反对。
“那些东西等以后再拿出来吧,现在拿出来万一他们拿去出手了,我怕遭祸。”
周大妈拿着钱也考虑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不拿出来了,等以后有机会拿到其他地方去出手,万一在这附近被认出来了,他们家怕是没安宁日子了。
周树根想想确实那东西有点见不得光,也觉得暂时不拿出来也行,反正他们老两口的东西去了之后还是得分给几个孩子,现在就当给自己留的养老钱了。
等他们盘点完,商量好怎么分之后也就消停了,现在也只是说说,等真到了那天再具体决定。
周大妈他们俩在盘点资产,周武这边却是在商量要不要去考。
“要不然还是不考了吧,家里两儿子得养,要是少一个人,压力都得压你身上。”
周武想了想,还是觉得算了吧。反正也不一定考得上,他基础本来就差点,也没必要去浪费时间。
再说了,要是分家了他就是顶梁柱。他走了妻子和孩子怎么办,少一个劳动力日子可得苦不少。
“要我说还是去试试,万一就考上。”
王晓丽跟周武的看法不一样,她也知道周武有顾虑,但是她干活也不差,苦点养两个孩子总没问题,再说了就几年的事情,又不是读一辈子。
而且当年她那么想读书因为王家俩口子不支持,她都是磕磕绊绊,跳着跳着才把小学读完的。
所以现在自己丈夫可能有机会去考大学,她怎么也要支持,而且她就觉得读到书以后发展才能更好。
看郑叔就知道,都下来这么些年了还能被想起来,这不就是读书有用的例子吗?
“我也没读过高中,万一连考试的机会都没有呢,说这些还是早了点。”
周武也想去试试,当时他考高中的时候也不是完全考不上,但是那会儿他大哥都辍学好几年了,就在家里务农,他也就不读了。
现在有这个机会他肯定也想去试试,不过总归顾虑太多了。
“先跟着学着走呗,本来这消息都是提前知道的,万一能行呢,不学不就浪费提前知道这消息了吗?”
王晓丽安慰周武,她也知道周武放不下这一家子,但是她一直觉得,自己的命运得掌握在自己手里,不管有没有可能,抓住机会拼命去闯就行了。
她就是最好的例子,要不是她敢反抗,她可能就跟几个姐姐一样没读过书,也就没有后面这些好日子了。
周武看王晓丽这么支持自己,也觉得不管怎么样,大不了最坏的结果就是没考上,或者干脆没机会考,但是他也不损失什么。
“行,明天开始我就跟着三弟他们一起学。”
这样打定了主意也就不纠结了,要是真抓住了机会,大不了苦几年,以后日子总会好的。
郑父他们本来收到信之后看一直没确定的消息,就准备收拾收拾行李回去了的,说不定回去能打听到更多的消息。
结果就在他们准备过几天就走的时候,恢复高考的消息传遍了大江南北。
家里有符合条件的人那是激动得不得了,尤其是下乡的知青们更是像抓住了回城救命稻草一样,一个个的到处找有没有可以用的资料。
郑父他们看这情况也不急着回去了,之前准备走是因为一直没等到确定的消息,现在他们决定留下来辅导一下自己女儿他们。
怎么说他们的知识储备肯定比一群孩子多,有他们帮忙多少也能学得好点,当即就去找了周大妈。
周大妈听到消息了之后,直接就拍板让家里三个准备考试的人不去上工了,就在家跟着郑父好好学,争取都能考上。
周武听到自己刚刚好就符合条件也是松了一口气,他就怕准备了很久却因为是初中生考不了,还好上面考虑了实际,放宽了条件。
周家因为提前得了消息,一个个的都有些准备,在其他人还在震惊这个消息的时候,就开始有条不紊的开始复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