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再看看这些,这才是大问题。”朱元璋又扔来两本奏折,长长的呼出一口气,忧心忡忡的样子。右手摸着下巴,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陈则武打开第一封奏折。
“臣河南布政使张善启禀吾皇万岁,自开春以来,河南各州府县大旱,天无降雨,田收不足四成,百姓颗粒无收。以至河南全省尸横遍野,百姓们卖儿卖女甚至易子而食。洪武十四年,四月至十月,仅仅下过一场雨。臣万死叩请吾皇万岁,赈济灾民。”
陈则武看着有些心酸,正要打开第二份奏折,却被朱元璋摁住。“你说说,该如何。”
“臣以为,当免除河南百姓各项赋税,徭役。再遣钦差,巡视河南。着户部,开仓放粮,赈济灾民。”
朱元璋点点头,“说完了?写下来,咱给你批。”陈则武停手后,朱元璋又说,“咱说,你来写。户部拨粮,着都察院左都御史李伯昌全权监管粮食赈济灾民事宜,任何贪污一粒米的,无论身居何官职,一律先斩后奏。再令户部拨款,那些卖儿卖女的百姓,把他们的儿女买回来,送还他们的父母。”
陈则武不禁感慨,这个被大臣们称为暴君的皇帝,在对待百姓的问题上,又是一位明君。
写完,陈则武又打开第二封奏折。
“臣江西布政使尚铭启禀皇上,自本年入夏以来,赣江、抚河连日暴涨,水没千里,百姓流离失所。臣再叩陛下,请户部拨调钱粮,以安民心,以显天德。”
这,涝的涝,旱的旱。大明朝总共就那么大的地方,一下子同时两省发生天灾,天灾之后便是人祸。
“这帮狗娘养的,平日里,畏畏缩缩,不干正事。一有事了,就来跟朝廷要钱。大明朝迟早被这些人败光了,朱由检说得对,这些大臣都该杀!”朱元璋很是气愤,战事,灾情。各方各面的奏折都送到了乾清宫来,而且没一件好事。
“打仗要钱,赈灾要钱,现在临近年末,又要钱。哪哪都是钱,他们真以为咱的银子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朱元璋愤怒的说道。
“皇上,臣斗胆了。”陈则武心里也是着急。那么多百姓,都在等着朝廷的赈灾,边关的将士们,也在等着朝廷发放军饷。
“你说,言者无罪,但说无妨。”朱元璋点点头。
“皇上,臣以为,现如今,浙地的摊丁入亩可趁此机会,向全国推行。或者,在河南,江西二省大力推行。河南,江西二省,遭遇天灾,百废待兴。现在的百姓,是最相信朝廷的时候,他们渴望着朝廷的赈灾,他们更期待着朝廷赈灾后的政策。皇上,机不可失。”
朱元璋点头,陈则武又说。
“另外,可由户部主持,都察院监督,推行火耗归公。地方官员在征收钱税时,多有损耗。地方官又会以此为由,多征钱粮,百姓负担加重。而其中银钱火耗,又多被官员贪污,归为己有。朝廷不如下令,明确规定所有火耗归朝廷所有,以此为开源节流。”
“臣还以为,官绅一体纳粮也可推行。所有大明人,皆是纳税人。所谓特权,不过是朝廷给予,臣以为朝廷该收回特权,官绅们也应该和百姓一样,当差交税。不当差的,就以银钱来抵。此为开源节之策。”
朱元璋听得入神,以前陈则武就提过这些。可那时,他并没有足够的重视。现在朝廷上上下下都需要钱了,就觉得陈则武说的很有道理。
“你说的不错,摊丁入亩现在确实可以在河南,江西推行。其余省份,当在明年全部推行。只是你在浙地时,推行的并不轻松。现在李善长去了浙地,又不知如何了。”
“火耗归公,提的好,咱觉得好。到时,让户部去议一议,推出一个可行的办法。”
“官绅一体纳粮,咱要好好想一想。这里头,弯弯绕绕可不少”
朱元璋笑了笑,又说,“有些事情,你就是比那些书呆子看的透。他们只知道知乎者也,从来不知道治国之道。”
“皇上,这三项,会涉及太多人。应该给韩国公,户部足够的授权,而且必须由都察院全程监督。做不好的话,可不好弥补。不怕能力不够,就怕贪污腐败。”陈则武迎着朱元璋,说出自己心中所想。
“哼!他们敢贪,咱就把他们都杀了。”对于贪官,朱元璋是绝对的厌恶。恨不得杀尽了天下贪官。
陈则武笑了笑,“皇上,不如稍稍提高他们的官俸,现在,有的官员连自家人都养不活。更别说上下的打点了。”
“有的官员大臣们,一年到头不下一次馆子。不是不想,而是没钱啊。这官当的,未免太惨了些。”
朱元璋不置可否,挑了挑眉,“打点?打点什么,咱给他们的官俸,是足够他们养家糊口的。不要去动那些歪心思,怎么会不够。再说了,提高官俸,便宜了他们。而且,朝廷哪来的钱,有钱还给他们?”
听着朱元璋的抱怨,陈则武也是不住点头。偌大一个国家,需要钱的地方太多了,如今天灾人祸,外敌进犯。大明国库难免亏空,这都是在所难免的事。
陈则武突然想到了什么,眼睛一亮,“皇上,臣还有个办法,可大大增加国库收入。”
“说,快说。”朱元璋来了兴趣,不断催促道。
陈则武微微一笑,“开海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