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四年(1785),噶玛噶举红帽系第十世活佛确朱嘉措外逃到廓尔喀(尼泊尔),并挑唆廓尔喀国王发兵西藏。
正德六年(1787),尼锡战争爆发,廓尔喀军入侵锡金,攻占锡金首都拉达孜,锡金国王逃亡西藏避难。
1788年,正德七年。
六月,尼泊尔廓尔喀王朝入侵西藏,廓尔喀之役打响。
素尔巴尔达布率廓尔喀兵3000人,先后占领西藏南部边境之聂拉木、济咙宗、宗喀宗等地,围攻协噶尔宗。
七月,明军反击。
朱厚照命西藏都统使率包括达木游牧卫所在内的驻藏卫所兵,前往札什伦布慰问班禅,并与班禅之兄仲巴呼图克图部署沿边防御。
同时,从青海、四川抽调包括羁糜所兵在内的卫所兵,经由打箭炉、巴塘、里塘、察木多,驰援西藏。
为保证作战军队粮草,暂拨达赖、班禅库存,并于藏内买粮。
但是,当明军日夜兼程,奔赴藏廓边境之时,达赖喇嘛、仲巴呼图克图、噶伦班第达和西藏都统使等,已私下同廓尔喀议和。
正德八年(1789)初,藏廓签定协议,由西藏噶伦每年向廓尔喀交纳元宝300锭,作为聂拉木、济咙宗、宗喀宗三地的赎金,廓尔喀退兵。
此事,西藏都统使等隐瞒不报,只在廓尔喀退兵后,没有遭遇任何抵抗的“收复”失地。
明军此次出兵,虽未交战,却已耗费军饷百余万两白银。
正德九年(1790),廓尔喀遣使来到拉萨,依照去年的约定,索要赎地银两,西藏地方拒绝给付,廓尔喀决定再次入侵西藏。
1791年,正德十年。
八月三日,廓军攻占定日、济咙。
八月十六日,廓军攻陷萨迦。
八月二十一日,廓军攻入札什伦布寺,将金银佛像、供器、贮藏及灵塔镶嵌之珍珠珊瑚宝石等物尽数掠去。册封六世班禅的金册也被盗走。
九月初,廓军进攻日喀则卫城。
当地卫所兵依城坚守,击毙廓军将士数十人。廓军围攻八昼夜后,仍不能破城,遂携所掠财宝退往边境。
同年,朱厚照以西藏边关多事为由,下旨“特命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朱寿率六军往征”。
这里的“朱寿”,就是朱厚照给自己起的名字。
大臣们纷纷上奏坚决谏阻,但终究阻拦不住他的出巡。
不久,朱厚照又加封朱寿为镇国公,挂征西将军印,任西藏都统使,驻扎西藏,并在拉萨建镇国府,还要求吏、户二部给自己发俸禄。
十月,朱厚照以朱寿的名义,带领包括黑水索伦兵、广西狼兵在内,从全国各地抽调的精锐,离京入藏。
在原本的历史上,朱厚照就通晓藏语,也学藏传佛教,精通佛教经典和梵语,能亲自披僧衣与藏僧诵经演法。
在这个时空,他亲自进入西藏,更是如鱼得水。
进入藏境后,朱厚照接见达赖喇嘛遣来迎接的高级官员,逐一询问廓尔喀两次滋事的缘由,令其将先后情节据实答复。
1792年,正德十一年。
正月,朱厚照抵达拉萨,于布达拉宫会见达赖、班禅等。
随即,对西藏事务进行了整饬,严惩确朱嘉措的叛国行为,废除了噶玛噶举红帽系活佛转世,查抄了该系的寺庙和财产,并强令其所属百余名红帽喇嘛改奉黄教。
从此,噶玛噶举红帽系在西藏销声匿迹,不复存在。
此次会见,朱厚照正式提出,等将来事定,必须定立《章程》,逐条办事,使边圉永宁。对于达赖喇嘛、班禅的回答,也相当满意。
朱厚照在拉萨停留二十七天后,去后藏。
在这期间,凭借他的地位威望,及大军将到的声势,向西藏上层宣谕援藏用兵的意义。
二月,朱厚照檄令不丹、锡金等,发兵合攻廓尔喀,并致函英国东印度公司首脑,令其勿听信廓尔喀求援之谰言。
三月,朱厚照檄谕廓尔喀王子,先礼后兵,但廓尔喀执意开战。
五月,明军击败廓尔喀军,收复西藏全境。
同月,明军由济咙启程,沿吉隆河东岸南下,越过藏廓边界,进入廓尔喀境内。
八月,廓尔喀在明军的凌厉攻势下请求投降。
朱厚照接受尼泊尔廓尔喀王朝的投降后,在撤退时,还勘定了西藏、廓尔喀的边界。
同时,原本被廓尔喀所灭的锡金也得以复国。
为使西藏长治久安,对外不受外人侵扰,对内治理有法可依,朱厚照带人与达赖、班禅的僧俗要员商议,制订出《钦定二十九条章程》。
该章程使明廷治理西藏的制度更加完善,得到西藏上层由衷地拥护。
在这个章程的第一条,就明确规定了金瓶掣签制度的流程,作为认定活佛转世的制度。
设立两个金瓶,一个放在承德离宫,专供漠南、漠北等地大活佛转世灵童掣签用,另一个置放在拉萨大昭寺,专门供西藏、青海等地大活佛转世灵童掣签用。
在此之前,在活佛转世中出现的,各种教派纷争、假借神谕、大活佛几乎都出自一家等乱象,被金瓶掣签制度彻底杜绝了。
同年(1792),阿洪王国国内的教派冲突越来越严重,时任国王高利纳特·辛格万般无奈之下,求助于明朝。
朱厚照顺势,率兵由藏南进入阿洪王国,并从缅甸卫所调兵,帮助其国王高利纳特·辛格平定叛乱,使阿洪王国国内混乱的局面得以平息。
对于阿洪王国南边的英国东印度公司,朱厚照还是有所了解的。
自从王越带回发生在孟加拉的惨事,再加上海外华人华商不断带回来的关于英国殖民地的消息,朱厚照对英国东印度公司也没什么好印象。
为了防止英印蚕食大明的藩属国领土,朱厚照还派人前往英印首都加尔各答,警告其不许侵犯大明对阿拉干、阿洪、不丹、锡金、尼泊尔国的宗主权,并想要与英印当局划定与这五国的边境。
英印慑于明军在贡榜、廓尔喀两战中展现出来的实力,也很乐意与这五国划定边境,作为与大明之间的缓冲。
同时,消息传回英国后,英国也派出了马戛尔尼使团访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