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公子,我们来的不算太晚吧。”就在这个时候,又是一道很是爽朗的笑声传了过来,很远的地方便看到一满头须白的老者骑着一匹高头大马迎面而来。正是唐门的长老,唐鑫
“唐长老,白玉见过。”看到来人是唐鑫萧林连忙的上前几步恭敬的说道。
“白玉啊,我们好多年没有见面了。”唐鑫拍了拍萧林的肩膀大笑道:“嗯,长得比之以前要结实了;听说都成亲了?”
“是啊,成亲的时候曾经邀请过唐长老,不过唐莲兄说了唐长老那个时候身体不适所以就不敢多加的打扰。”萧林说道。
“那个时候老夫感染风寒所以不能前来恭贺白玉你的婚礼。这不,这下子老头子我亲自前来谢罪了。”唐鑫这个时候笑着说道。
“唐长老这么说真的是折煞白玉了。”萧林连忙的说道。
“好了,闲言少叙吧,老头子这一次来是有正事的。”说完打开了后面马车上的箱子笑着说道:“这是我唐门一千套袖剑箭,那边那些箱子则是三万根钢钉白玉你先验收一下。”唐鑫笑着说道随即的看向身后三百名唐门弟子笑着说道:“这三百名唐门弟子乃是我唐门这一辈之中的佼佼者,这一次白玉就带着他们吧,我唐门虽然为江湖宗门但是国家兴亡之际我唐门绝不弱于人。”
“唐门忠勇,白玉代表朝廷拜谢唐门英豪。”萧林说着后退了几步对着唐鑫深深地一拜。
“白玉快快请起。”唐鑫连忙的将萧林搀扶起来大声的说道。
“唐长老,原本唐长老亲自前来白玉肯定希望与唐长老大醉一场,然而此时军事紧张所以……”
“这个我知道,白玉你不要客气。”唐鑫这个时候摆了摆手说道:“如今北境的安危,大瑞的安危皆系与你一人之上,这千斤的重担,难为你了。”
“报,王爷;前方有人传信说是万马场的前来送马。”这个时候一名禁军跑到萧林的面前大声的说道。
“终于来了。”萧林的眼中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一道精光。
看着前方浩浩荡荡的马匹飞驰而来,为首之人立即的翻身下马来到萧林的面前恭敬道:“奉万马场场主令,现有精选马匹六万四千八十一匹,请白玉公子接收。”
“好,带我回去谢过万场主;白玉若是取胜必定亲身前往万马场谢过万场主。这些位兄弟,还有唐鑫前辈,如今我大瑞朝户部尚书正在我的并肩王府等候着诸位,请诸位立即前往结算一些酬劳以及这些马匹和袖箭的钱财。”萧林抱拳说道:“白玉还有要事,所以不能陪着诸位了。”
等到唐鑫等人下山之后萧林便令人将这些马匹兵器分发出去就这样又是过了两天的时间。
直到第十五天
萧林站在天皇山山脚的营帐之中,眼中掠过一抹凌厉的光芒,很快走了出去。
“击鼓!”
很快,一阵咚咚的巨响,响彻整个天皇山,而随着这阵咚咚的击鼓声,大地轰鸣,嗡嗡颤动,一只只军队队阵列森严,泾渭分明。这些军队有骑兵,也有步兵以及神箭手阵列和斥候军队。
而在这些军队的旁边,无数的钱粮车队、工匠车队、也全部聚集于此。
这些都是此次招兵招来的新兵,如今加起来拢共有十二万人马。
战争的气息,喧嚣尘上在这一刻在空气中蔓延。
大地寂静,当萧林出现在众人的面前的时候,瞬息间,四面八方无数的目光纷纷望了过来,在阳光的照射下,萧林身材修长,一股将帅的气质从萧林的身上传出来。
“今天大家汇聚在这里,目的我就不必多说!
这些日子的训练,现在也该到了检验你们的时候,而最好的检验方法无疑是在战场之上的厮杀,顺便借这个机会,告诉那些心怀叵测,与大瑞为敌者,我大瑞虽说爱好和平,但是如果有人因此认为我大瑞好欺者;我大瑞必将令他们付出惨痛的代价。”
随着这些激昂的声音,锵,一阵清越的剑吟,响彻长空,就在成千上万双目光的注视,萧林抽出手中的白玉剑,直指北方大声的喝道:
“出发!”
“吼!”
一阵惊天的咆哮声响彻天地,随着这阵阵的大军轰鸣声,十几万大军,浩浩荡荡,如同一条巨大的神龙在吼叫一般。
大军浩浩荡荡的出发先是进入京师从京师的北门在转向北境,而当萧林等人到达北门之时,此时北门街道两旁无数的百姓夹道欢送着萧林。
“并肩王神勇,这一次一定会击败齐苏大军的。”
……
“一字并肩王”这个时候一道很是威严的声音响起,只见仁帝此时在百官的陪同下站在那里等待着萧林。
“陛下”萧林刚想要翻身下马,但是仁帝却是阻止了随即的牵起萧林的雪焰马就这样有着。
“陛下,这万万不可。”萧林连忙的说道,自古以来那里有皇帝为臣子牵马的。
仁帝没有说话而是牵着萧林走了九十九步之后对着萧林说道:“并肩王,朕牵着你走了九十九步,这最后一步你一定要漂亮的给朕走到。”
“陛下放心,微臣一定会取得胜利的。”萧林坚定的说道。
“好,那么朕就在这京师之中等着你鞭敲金蹬响,齐唱凯歌旋。”仁帝大笑着说道。
“多谢陛下。”萧林抱拳谢到。
“王妃也来了,你们好好的道个别吧。”仁帝这个时候看向人群之中说道,萧林顺着仁帝的目光看到了在人群之中的叶婉清立即的翻身下马来到叶婉清的身边。
“婉清我去了。”萧林看着叶婉清轻声的说道
“……一路保重,我等你回来。”
“嗯,放心吧,我一定会凯旋归来的。”
萧林洒然一笑,翻身上马看着身后的众人一眼大声的说道
“出发”
声音一落,一抖马鞭便向着北境奔驰而去,身后的大军也是紧紧的跟随在其身后。
“送一字并肩王。”文武百官以齐王与当朝宰相为首全都对着萧林离去的方向深深地抱拳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