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跟着你来的。”戚青答复。
林言辞心下了然,刚才他瞥见的那个人影大抵就是戚青了。
“安全吗?有被其他人看见吗?”林言辞问道。
“没有,”戚青摇摇头,“我是看着那几个人离开后才进来的,没有被发现。”
“那就好……”
“言辞哥到底发生了什么?你为何会在这里?虽然陛下对外宣称两月前林将军因为通敌叛国,你以及林家早已逃跑,可我和哥哥一直觉得不对劲,所以一直在找你,但一直没有找到。”戚青急切问道。
“怎么回事?!”林言辞瞳孔猛缩抓住戚青的肩膀,安静的屋舍内瞬间充满了锁链清脆的响声,但林言辞依旧迫切的问道:“父亲怎么可能会叛国?”
林言辞没想到他被肖予安囚禁的短短两月外面会发生这么多事情。
林言辞情绪激动,戚青让林言辞冷静后开始讲事情的原委。
“两月前林将军那里传来谍报说林将军伙同那三位侠士一同叛国,但朝堂上谁也不信,除了站在晋安侯那边的人,林将军为国鞠躬尽瘁众人都是看到眼里的,怎么可能会叛国呢?直到一封信的到来……”
朝堂上,林邶程叛乱这个消息刚被说出,便使众人一度哗然。
“你胡说!林将军为人忠厚,这些年来他的功绩我们都有目共睹,就是朝堂上在座的所有人都叛国了他也绝不可能!”一个老人喊道。
“方尚书,可现在他林邶程叛国的事实就摆在这里,你怎能睁着眼睛说瞎话呢?众所周知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你怎能被他那副表像所迷惑呢!”另一位老人在旁道。
方尚书闻言只得气愤的冷哼一声,无从辩驳。
肖予安迟迟没有出声,冷冷的看着他们吵,两边吵的不可开交,一边为林家极力辩护,另一边则是不停的煽风点火、添油加醋的“诬陷”林邶程。
此刻那些想要扳倒林家的人更是同肖晋成的一派,在此刻用口无遮拦也不为过。
眼见着局面愈发不堪收拾,肖晋倏然道:“不知陛下如何定夺此事?”
肖予安蹙眉,没有说话。
见肖予安不说话,朝堂也在此刻陷入了一片寂静。
没有人说话了,偌大的殿堂变得死一般的沉寂,就在此时一封信从旁送到了肖予安手中。
肖予安接过,读完后眉心蹙的更深,抿成一条线的薄唇才开始拢动。
他说:“传朕指令,立刻封锁林家,即刻捉拿林家之人,无论老少一律捉拿押入天牢。”
朝堂上再次陷入死一般的沉寂,肖予安这一举动无疑是坐实了林邶程叛国的事实。
肖予安说完后也再一次将嘴抿成深深的一条细缝,他闭上眼睛似乎在对这个消息无言的痛惜。
戚砚和戚青更是不敢相信,倏然戚砚看到戚青想要问什么,可在反应过来时已经晚了,戚青高声问到:“陛下为什么?林将军怎么可能会叛国?一定另有隐情求陛下明查!”
肖予安睁开眼,顿了顿才慢慢说道:“是其余四位将军的联合手书,信中指明了林将军……叛国。”
他的声音不大,却好似有扩音机放在众人耳边一样。
他将信给了王公公,王公公拿到戚青面前让他看着内容,内容确实与肖予安说的无半点出入,其中的字确实有他父亲的,戚砚也看见了,但他没有和戚青一般表现出太大反应。
戚青睁大眼不敢相信,他似乎是还想问些什么,但被戚砚及时拉住,剩下的疑虑也没有再问出口。
就在这时肖晋终于说话了:“陛下,那在宫中养伤的小林将军可得快点捉拿啊!若是他早已与其父亲串通好,又离陛下如此近若不捉拿怕是会伤了陛下。”
他的脸上浮现着得意的笑,嘴上说着为肖予安好,实际上是什么意思明眼人都能看到出来。
肖予安闻言倒是也并不意外般说道:“那就依皇叔所言,王公公,立刻带人去林言辞所在的屋子捉拿林言辞。”
王公公应了声“是”便走了。
陛下的意思他是明白的,陛下的心思全都孤注一掷的放在了小林将军身上,现在小林将军所在的那间屋子里哪里还有什么人啊!早就被陛下移走了。
或许移走就是为了防止有这么一天吧!现在只不过是逢场作戏罢了,可惜两人谁也没有对对方讲为对方做的事情,明明都是为了对方好,可最后还是要用最极端的方式。
约莫一刻钟过去,王公公和那些侍卫才匆匆赶来禀报。
朝堂上还在商议的声音戛然而止,只听王公公急忙道:“陛下!小林将军不见了!”
肖予安闻言便接道:“可会是在其他地方散步?都搜过了吗?”
王公公:“都搜过了,没有任何踪影,很可能是已经出逃了!”
王公公这话一出来,就有人在下面嘟囔道:“我说什么来着,他们一家人明显就是计划好的,逃了吧?刚才竟然还会有人为他们辩护,脑子进水了吧!”
见风使舵的人不少,又有人接着话嘟囔道:“就是啊!否则林家的人怎会在前些日子全部出城了?我当时就想不对劲,现在好了,原来打的是这个主意。”
朝堂上顿时出现了不少议论纷纷的声音,大多都还在落井下石,只有少数人还禁着声,戚青和戚砚就是其中之一。
肖晋瞥了那些议论的人一眼,那些人立刻禁言。
肖晋说道:“陛下多说无益,还是立刻下旨捉拿才好,否则逃远了可就不好抓了。”
肖予安淡淡道:“传朕旨意,严查出城之人,立刻捉拿叛徒林言辞,务必要将他活捉回来。”
城门口重兵把守,每个出城的人都被仔细搜查,生怕放走了捉拿之人。
散朝之后戚青一直想不通,可戚砚却表现的风轻云淡,好似没有事发生一般。
直到回到了戚府。
“哥,你不觉得这件事不对劲吗?”戚青问道。
“当然有。”戚砚一脸淡然。
“那你为何那么平淡?林将军怎么可能会叛国呢?言辞哥又怎么会出逃呢?父亲怎么可能会写那信,定是有人伪造的!”
戚青的问题如连珠炮般全部倒出问的戚砚不知从何答起,只好道:“你先冷静想一想,虽然此事疑点颇多,但若是细想也不是想不通。”
戚青静静的等着戚砚的解释。
“林将军固然不可能会叛国,可父亲那封信也确实不是假的,依照陛下的性子怎么可能会那么轻易就答应晋安侯捉拿林言辞呢?”
“那么这只能说明林言辞真的已经逃走了,陛下是知道这件事的,或者林言辞并未逃走,陛下是故意那样演给晋安侯看的,最后一种可能便是林言辞早已经被陛下藏了起来。”
“藏?怎么说?”戚青不解道。
戚砚摇摇头道:“这也仅仅是我的猜测罢了,这些日子你我务必要在别人之前找到林言辞,若是他还在城中并且没有被陛下藏起来的话。”
戚青虽不解,但他做这样的决断必定是有他自己的道理的,便应了下来。
“这件事越少人知道越好,切莫让他人知晓,就算是于風也不可,寻人也需秘密进行,至于父亲那边传来的那封信必是有他们的打算,你我也不必太悲观了。”
“好。”
自那日起,戚青和戚砚便开始私下秘密搜寻林言辞的踪迹。
至于林母以及林言泽、林言淼、林煜因为一直同太后在一起,而太后又保护了她们,所以对外宣称的一直是没有搜寻到她们四人的踪迹。
这件事戚砚和戚青虽然不知情,但因为之前在林府待过一段时日加之林母说的去城外的庄子也能猜出一二。
因为戚家与林家的交往比较密切这也使戚砚和戚青找寻林言辞添了一些麻烦,在朝堂上也不免会有人挤兑,但总归没有掀起什么大的风浪。
直到今天,戚青在夜晚心血来潮想要碰碰运气看林言辞会不会在夜晚到林府。
他刚转角到林府附近就看见有人翻身进了林府,他等待着,直到里面的人都出来他才确定四人中其中一人是林言辞。
他一路跟着来到了皇宫,等到确定那三人离开后才迅速进了这个屋子,看到了被锁住的林言辞。
戚青说完了,这也证实了他哥的猜测,林言辞被陛下藏在了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