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是一家小型超市的老板。
此时的他刚刚清点完货物开着自家的小轿车刚到小区。
进门时,他顺便看了下手腕的手表。
时间刚好19点四十多。
而刚才在路上他看时间也看了不下四五回了。
他之所以这么急切又频繁的看时。
并不是因为今天结婚纪念日自家老婆想要情趣,
也并不是因为今天是女儿的生日。
他只是为了等晚上八点的短篇小说征文大赛的读者阅读的开始。
作为一个学历只有自考本科,且已经四十多岁的大老爷们,他从小都一直有一个当作家的心愿,但可惜的是,他并没有这方面的天赋。
哪怕他如何坚持坚持再坚持,到最后还是落得个无人问津的下场。
看过他作品的编辑说的最多的是“写作这行业可能不适合你”,看过他作品的读者说的最多的是“作者加油,下本书肯定会更好。”
就这样扑了十几年,到最后为了生计他不得不啃老开了家超市养家糊口,在闲暇之余看看短篇小说,顺便再回顾下自己当初的梦想。
“回来了?桌子上有饭菜去吃点吧,我还以为你今天又是十点才回家呢!”
刘洋刚一进门,他坐在沙发上正看着电视的妻子便察觉到了声响。
“不了,女儿没在书房吧?”
“没在,你又去书房干什么,陪我看会儿电视能死吗?”
看着自家妻子像是被冷落的委屈模样,刘洋作为个钢铁直男也不懂怎么哄,只好笑嘻嘻的回复道:“男人的浪漫你不懂!”
……
书房内,
刘洋打开窗户,泡上一杯上好的普洱茶,点上一根香烟坐在椅子上。
现在时间还没到,还差几分钟。
他倒也不着急,先翻阅起了这次的作者名单。
“我去,贾老师和聂五老师这次居然都参加了,这次比赛的含金量不是一般的高啊。”
作为常年喜欢阅读的读者,这两位老师的名字对他来说简直熟悉的不能再熟了。
贾老师的小说向来辛辣幽默,最出名的就是《窃贼》,而聂五老师的短篇向来幻想色彩浓郁,这两位都是他喜欢的作者。
这次比赛居然能请到这两位老师出赛,使得他对这次比赛愈发期待起来。
时间一到。
刘洋麻利的掐烟,刷新页面,网页上顿时出现了一篇篇的短篇,他先搜索找到贾老师的短篇,按照自己喜欢的作家顺序开始读起。
大概十多分钟后,
刘洋抿了口茶水,对这次贾老师的新作《黑车》很是满意。
故事大概讲述了一个开黑车的男子为了摆脱自己拐卖儿童嫌疑,单独展开调查,结果深陷贼窝,最后连带着贩卖团伙被警察一网打尽的故事。
“不愧是贾老师,行文风格还是一样的犀利幽默,这次的第一看来应该就归贾老师了。”
刘洋边想边在文章的末尾所单独标注出来的“投票”上,投了自己宝贵的一票。
他作为常年混迹天河平台APP的老读者,在这次比赛稿子还在审阅时,就已经获得了双票资格。
剩余的另外一张票他现在还没打算这么急着投,毕竟这次参赛的短篇小说老师可不少。
说不定还有哪个作者灵感来了,这次的短篇水平会跟贾老师不相上下呢!
今晚,
注定是他们读者的狂欢。
片刻后,
刘洋看完了聂五老师的新作《最后一个野人》。
不得不说,聂五老师这次的作品依旧构思的非常巧妙,虽然是幻想题材 但每一个情节无一不影射出作者对现实、对人性的思考。
这让刘洋把原本打算在聂五老师身上用掉的最后一票及时收了起来。
虽然这两位都是他非常非常喜欢的作家,但再往后看看也不迟。
正当刘洋看着满屏的短篇小说标题有些纠结时,一个动物的名字突然出现在他眼前。
“变色龙?”
刘洋点起一根烟,喃喃自语。
这个世界是有变色龙这个物种的,学名也叫避役,同样以体色能变化而出名。
拿一个动物俗称来做标题,这让刘洋顿时有了兴致,
单看这题目,他的第一反应感觉应该是人与动物的故事,毕竟最近全洲都在大力倡议要保护动物嘛。
“穿着新大衣的巡警督察奥楚蔑洛夫……”
刘洋缓缓读着,一字一句的在心里默念着。
看完前几段后,面对着突然出现的付费阅读的提示,他也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支付。
三块钱,是阅读一篇三千字短篇小说的价格。
这篇文章的流畅感以及画面感,是只有他在看那些行业老师的作品中才能感受到的,对于他这种真心喜爱文学的读者来说——值!
而之前他看过的那两篇,则是因为他加入了两位老师的会员阵营这才没出现付费提示。
刘洋渐渐往下读着,奥楚蔑洛夫的神态表情变化也仿佛随着他的查阅在眼前浮现。
许久,
刘洋读完,再次点燃一根烟,吸气再呼出一片烟雾。
同时也在脑海中品味着这戏剧性发展的故事。
作为一个在生意场上小有成就的商人,奥楚蔑洛夫的神态变化仿佛让他看到了自己当初弃文从商后的模样。
那时候由于刚刚起步没有货源,没有人脉,他不得不低三下四的求人托关系解决货源的事。
再到后来连锁商场的兴起,行业竞争压力变得愈来愈激烈,他为了保住自己的那份家产不得不到处请客吃饭、阿谀奉承。
虽然自己心有不甘,但自己还是做了。
自己并没有像奥楚蔑洛夫一样对上诌媚,对下欺压,没有装出一副公允,正义的面孔。
但在那个年代,刚开始创业的那时候,谁不是一条变色龙呢?
刘洋突然又想到了自己刚才看到的被狗咬了的赫留金败诉的片段,当赫留金败诉时,围观的众人哈哈大笑,毫无同情心。
回想起这一段剧情,刘洋不由得打了个哆嗦。
他将目光投向了电脑上文章末尾的“投票”处。
直觉告诉他,
这篇文章,
值得!
……
短篇小说作家群。
这是一个由短篇小说作家私底下建的群,群里没有编辑,成员都是从事作家行业一年至多年的作家。
此时随着平台短篇比赛的阅读开放,原本冷清的群内突然变得热闹起来。
常年潜水、只有在群主、群员发红包时才冒泡的新老作家此时一个个的都浮出了水面,都在讨论着这次的征文比赛,互相吹捧着。
李平:“老高,你这次的短篇写的不错啊。”
热心人老高:“哪里哪里,只是碰巧灵感来了,这才写的还行了点。”
被称作老高的群员,全名叫做高离,同样也是这个群的群主。
某群友:“老高,别谦虚了,你的水平都快直逼贾老师了。”
贾老师:“这次小高的短篇我看了的确不错。”
“我去,贾老师居然出来冒泡了,赶紧抓一个。”
“抱大腿,抱大腿。”
“抱大腿啊。”
“抱大腿+1024。”
群里只有刚才在贾老师之前发言的某群友有些尴尬,在心里吐槽:不是说,大佬很少冒泡的吗?
贾老师:“好了,别抱大腿了,我只是恰巧写的不错而已,咱们这个群里李渔在吗?我想和他交流一下@热心人老高”
“我去,李渔是谁啊?”
“不知道啊,没听过这号人物。”
“李渔我记得我刚刚才看了他的短篇,贾老师该不会看上了想提携一下吧?”
“这么厉害的吗?那这什么叫李渔的不得直接起飞!!!”
“……”
看着群友们七嘴八舌的讨论,高离一阵汗颜,就是他也没想到几年都不冒个泡的贾老师居然会冒泡了,
而且看样子好像还是为了找个人才特意发的声,这让他怠慢不得。
他捧着手机打开群成员翻找了一番后,只好输入道:
“@贾老师,李渔好像没在这个群里,是有什么事吗?”
“没事,只是想和他交流下写作技巧而已。”
群友:“好一个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