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国,位于西南的一个神秘而又富饶的城市——蜀都。由于这里肥沃的土壤以及温和的气候非常适宜人类居住,被人们称作天府之国。
而“慢节奏生活”则是这个城市又一大标志的标签,许多人慕名而来,就是为了体验一下这里的慢节奏生活。
这里拥有着全世界保留最完整的古街道文化,身处其中,拥有穿梭光年的恍惚感。因此,蜀都成为全世界最受欢迎旅游城市之一。
而五哈旅行团的倒数第二站,也将在这里开展。
一行九人随意地在蜀都的古街道中行走,观赏着。至于为什么是九人?看着跟在阎如七身旁的秦若初便知道原因了。
在沈杜若的首肯下,秦若初正式加入了五哈旅行团。至于出场费?只要人到了,一切都好说。
今天导演组并没有给出什么任务,也没有给什么资助,让一行人自己发挥,自己逛。说到底这不过是一档旅行节目,在节目效果上的可操作性不高,也不能为了给节目添加节目效果而强行加环节,那样会非常影响观众的感官,作为成熟导演的王正雨知道,那样得不偿失。
“蜀都,我来过不少次了,可尽管来了这么多次,重新游玩这里,却又有不一样的风味。”
邓朝感叹道,众人表示赞同。
“是啊,只有来过蜀都,亲身融入过蜀都,才会被这里的慢生活感染到,大家邻里互相聊会天,时不时搓一搓麻将,无聊了去戏园子里看看川剧,好不惬意。”
陈明不愧是站在宇宙中心呼唤爱的高级辩手,这样浅浅一句话都会惹人深思。对于陈明,其实阎如七是颇为欣赏和尊敬的,他的观点总会让你眼前一亮,然后不知不觉中让你站队在他的一方,这样的辩手才是最为恐怖的。
“我们五哈的初衷不也是让生活节奏慢下来吗?来到蜀都倒是拥有着相辅相成的效果了。世界发展速度在加快,生活节奏也在加快,人心也在变得浮躁啊!”
老年组的另一个人——陈贺,也感慨道。
阎如七摇了摇头,说道:
“哎,这仨老年人就喜欢感动自己,哪像我们年轻人,想玩就玩,哪里会担心时间啊?咱们年轻,抗造!”
不理会三人转头一脸藏不住的刀人目光,剩下的一众小年轻,一哄而散,自己四处游玩去了。
彭彭特地没有跟随着阎如七二人,而是拉着刘浩向着另一个方向走去。
阎如七则是和秦若初并排走着,两人话不多,只是静静欣赏着蜀都的风土人情。不知不觉间,两人走到了一家茶馆门口,从外往里望去,竟有一人在台上表演川剧。
“咱们进去看看吧,我还没这么近距离看过川剧呢!”
秦若初小手握拳,一脸期待对着阎如七说道。
“好啊好啊!走吧!”
两人缓步走进茶馆,在空荡荡的茶馆里寻了一处座位坐了下来。阎如七察觉到,到茶馆里看戏的多是年过五六旬的老人,要论年轻面孔基本上除了阎如七二人不过一手之数。
诺大个茶馆,竟然只有如此寥寥几人,其实阎如七大概也能猜到原因,不就是简单的年轻人不喜欢老师戏曲吗?这是当今社会的一大不好的趋势,不过大家也都无力改变,总不能强迫人家喜欢吧?那根本就不现实,很多老一辈戏曲家已经放弃挣扎了,以泪洗面地等待自己一辈辈传下来的艺术在自己手里失传。
叫了一杯茶和一杯白开水,喝茶不能“点”,而是要“叫”,这是茶文化的不成文的规矩。白开水是给秦若初的,她似乎并不喜欢喝茶。而阎如七则是叫了一杯川蜀名茶“川红工夫”,他不讨厌喝茶,却也谈不上痴迷,只是来到了川蜀,来到了茶馆,不点茶却也少了分韵味。
川红工夫,乃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产生的工夫红茶,与“祁红”、“滇红”并成为中国三大工夫红茶。
新戏开演,阎如七嘬了一口茶水,静静看着台上。
报幕人大步走上前了,双手抱拳气势十足,看来也是戏班子的一员。
“下一幕!《柳荫记》!”
关于柳荫记,阎如七有点印象,主要是讲梁祝的故事嘛,大家都耳熟能详了。《柳荫记》乃是建国时整理出来的,在1953年又将其改编成了京剧。
不过阎如七疑惑,这柳荫记他前世看过,世界的混乱,在这世再次出现也不奇怪,但奇怪的是,这出戏整场演下来最少也得两个小时吧,两个小时,演员就这么干演?况且台下根本就没多少观众,这下根本入不敷出啊!
戏子开演:
祝英台女扮男装读书和梁山伯相遇......同窗三年,祝英台吟诗暗示,山伯不解,下聘九妹.....英台归家已被许配......山伯如约,得知真相,抱恨而终.....英台白衣祭奠,哭坟化蝶双宿双飞......
阎如七就这样在台下坐着,时而皱眉,时而欢喜,时而姨母笑又时而潸然泪下,传统戏曲的魅力就在于此,虽然节奏缓慢,但却可以让人身临其境。整整两个半小时,阎如七的茶水续了一杯又一杯,茶馆内的人也换了一波又一波,可唯一不变的是静静坐在台下的阎如七和秦若初。
秦若初其实对戏曲不是很感冒,看见阎如七如此入神看着,却也跟随一起看了下来,可看着看着她也随着台上戏子的神态动作变化,心绪产生了变化。
梁祝的故事可以称之为悲剧,华夏式的典型悲剧,两人由于家世原因无法走到一起,最后都身死道消。但某种程度上也算不上悲剧,毕竟结局还是好的,双双化为蝴蝶从此远走高飞,这是古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一剧演完,正当台上人刚想转身下台时,台下一声大喝让他们傻傻站在原地。
“好!”
阎如七起身,手中“啪啪”不停拍击着。简简单单一个好字,让有些哄闹的茶馆瞬间安静下来,大家都转头看向这个年轻人,眼中带着疑惑。
其实吧,小茶楼的演员,要说他们演的多好倒也不至于,不过传统戏曲,喝彩是听戏人对于演员最基本的尊重,只是时间久了,听戏变成了富有人的活动,尊卑有别,大多数人是不会为台上取悦别人的戏子道一声彩的。
原本台上戏班子心中还是有些怨气的,明智入不敷出而作,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的,不过在阎如七一声“好”中,他们瞬间觉得心中一暖,重新走回台前,对着阎如七深鞠了一躬,齐声道了一句:
“多谢看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