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熙禾喝完人家的水礼貌性地道谢。
“我们刚刚说到周振邦和周宇相见了是吧?”
在看到弹幕纷纷表示自己说得对了之后,熙禾满意地点了点头:“那我们继续说。”
“两人相见那是激动又害怕啊。
激动的是周振邦,他没有想到这个城里还能有自己的部下。
害怕的是周宇,他没有想到都全军覆没了,自家的最高长官还在活着。
他害怕周振邦要是知道了他逃掉了,会杀了他,于是他就告诉周振邦,自己走一半后悔了,于是就回来了。
原本是准备回来帮忙的,但是没想到全都死了,于是他就打算先安定下来,等到了合适机会,杀敌报国,为兄弟们报仇。
他说得言辞恳切、慷慨激昂。
周振邦信了,高兴地和他喝酒,喝得那叫一个畅快淋漓。
但是周宇因为害怕周振邦会杀了他,于是趁着周振邦醉酒之际,一刀下去。
人没了。”
熙禾说着,嘴角泛上一丝苦笑:“你们知道吗?
周振邦本来的计划是:和他的兄弟喝完酒之后,一个人去炸了敌军司令部。
最后和敌军同归于尽。
可惜啊,死得亏啊。”
熙禾长叹一声,话中似有无限惋惜。
直播间:
“嘛玩意儿?你再说一遍,就……就这么没了?”
“不是,冥哥你还没说清楚呢,周宇为什么会变成周振邦?为什么会用他的名字?”
“对啊,他不怕出事儿吗?”
……
熙禾看着直播间的疑问,“不要着急,慢慢解释嘛。”
“周宇本来是没有改名的。
但是后来我们国家不是赢了吗?
周宇得知那个副将还在坚持不懈地找他,心中慌乱无比,立马就跑了。
远走他乡,更改名字,变成了周振邦。
至于为什么要变成周振邦,而不是别人呢。
自然是因为这个人贪婪无比。
不过,同时,他目光也放得很长远。
他知道,周振邦的贡献非常之大,到时候肯定是要论功行赏的。
只要他是周振邦,那么属于周振邦的荣耀也会是他的。
但是,他也不是傻子,他知道很多人都见过周振邦,只要他以周振邦的身份出现,肯定会被人拆穿。
于是,他虽然改了名字,成了周振邦,但是他并不敢出现,他只是在等,等所有见过周振邦的人全部死掉之后,他就可以出现了。”
熙禾说着,看向了床上不停抹眼泪的老太太。
“按理来说,那个时候的人们但凡有点家族财力都会在结婚的时候去拍一张照片。
但是,当时他们二人结婚的时候不是周振邦愿意的,所以根本没有照片,再加上,周振邦本人不爱照相。
便是报社,也全部被他打过招呼,不允许他的照片见报。
这些周宇都是知道的,这也是他敢铤而走险的原因之一。
因为,他知道只要当年那些人都死光了,他就是周振邦。
毕竟他周围的邻居可是自从见他第一面开始,他就叫周振邦,没有人会怀疑他的身份。”
熙禾说完,看向了老太太:“如果说老太太是凭着自己对丈夫的爱一直撑到现在的话,那这个周宇就是凭着满心的贪念撑到了现在。”
“前不久,那个副将去世了,认识周振邦的人也死得差不多了,所以周振邦才敢将自己的身份曝出来,所以向含七小姐才能顺利地找到他。”
“那他不怕我曾姑奶奶认出他吗?”向含七忍不住开口问道。
熙禾看了一眼老太太,不急不慢地开口:“当年周振邦和向家大小姐婚姻不睦,所有人都知道,而且还上过报纸。
虽然后来非常恩爱,但是时间并不长,那些报社只关心一些爆点,像这种事情,除非是俩人当街秀恩爱,行为大胆,否则,他们一般不会报道。
所以,如果老太太出面否认他的身份的话,周宇完全可以拿出当年的报纸证明他们夫妻二人关系不睦。
老太太完全有理由故意这么做。
再说了,时光荏苒,都那么长时间了,长相早就变了,老太太不一定能察觉这不是她的老公。
即便是认出来了,他也可以说老人年纪大了,老眼昏花。
不过,其实最主要的还是这周宇察觉自己时日无多,所以想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份荣耀、一份便利。”
直播间:
“老婆婆好可怜啊。”
“我一个外人看着都难受。”
“话说,难道没有人觉得这个周宇就像是抢夺男主运气的炮灰吗?”
“不说不觉得,一说好像还真是,他过得顺风顺水的,还活了那么久,真是的,作者怎么搞的,怎么不多给男主一点光环?”
“头一次觉得男主光环太弱,作者出来挨骂。”
“都冷静一点,这都是假的,不是小说,是现实。”
“我在想,要是没有周宇,周将军能多杀多少敌军啊。”
“一个司令部哎,可不少,指不定还能把敌军的驻军最高长官给炸死。”
“说起这个,我忽然想问冥哥一个问题,冥哥,你那地府管不管接收外国人?”
……
熙禾这么一番话说下来,老太太的眼中已经无神了,眼泪不停地顺着眼角滴落。
向含七抱着老人,时不时地轻轻拍一下她的背。
“你们说,我多活了这么多年,他会不会怪我啊。”
老人蓦然开口,向含七松开老人,看着老人清明的双眼,眸光微湿:“曾姑奶奶,将军那么爱你怎么会怪你呢?”
老人摇头,“不,七七,你不知道,他不爱我的。”
“他不爱我……”老人茫然地摇着头,无措得像个小孩儿一样。
“他若是爱我,便不会把我一个人留在世上。
我等着,盼着,望着,想着,就是希望我有一天可以再见到他。
七七,你知道吗?
我第一次见他的时候,他身着戎装,那是我见过的最好看的戎装了。”
老人眼中含泪,眼眸幽思,那是在追忆。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
老人一字一句地唱着,慢慢悠悠,直入人心。
不多时,一曲歌毕,老人缓缓开口:“这首歌,他最喜欢听我唱了。”
“他说,他是个粗人,不懂诗词歌赋,但是,他觉得这首歌的风格,和我很配,悠扬曼妙,回味无穷。”
“可是,我不要和这首歌相配,我只要他相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