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清笑笑,他从小丧父丧母,是大伯一个人将他拉扯长大的。
在晏清十三岁那年,晏海明参加了一个很神秘的组织,有一天晚上晏海明鲜血淋淋的跑回家中,身上似乎受了很重的伤,但是他来不及处理,收拾了一些东西,把书架上的一些晏海明常看的书拿出,一把火把他它们全烧了,然后对晏清道:“小晏,大伯要出去避避了,不知道要多久,事情发生地突然,你要好好读书,照顾好自己,大伯有时候会回来看你的。”
晏清当时虽然很怕,却是懵懵点头,当时晏海明摸了摸他的头,笑道:“小晏真乖。”晏海明身上的鲜血很多,就连手上也沾了不少,摸到晏清头上,晏清的头发顺着沾了一些血珠。
晏清一向爱干净整洁,但这次却没有急忙处理掉,他望着晏海明扛着一包东西,跑出家门,消失在雨夜中。
后来,晏海明穿着打丁的工装,戴着簑笠,穿没在人群中,晏清偶尔看到了,却因为晏海明对他有意无意投来的警示的眼神而不敢靠近。
直到一年后,晏海明在雨夜中偷偷回了家,塞给晏清一包书,对晏清道:“小晏,以后看到大伯千万别看过来,大伯参加了一个组织,叫静惊会。不是什么坏组织,总之你记得大伯在干很重要的事情,大伯只告诉你一个人,千万不要让别人知道大伯参加了这个组织。”
晏海明到底在静惊会是什么地位,做的什么事情,晏清不知道,但是晏清看到晏海明人群中偷偷的向路人传递纸条便明白过来,晏海明是在做情报传递之类的事情,晏清的嘴很紧,对谁都没有说,只是对邻居说大伯出去外面打拼了,要好几年之后才能回来。
对此,邻居也无话可说,毕竟晏家向来积贫,要不是晏海明一手支撑,晏清也不会有学上,有书读,更何况,晏海明每个月都会寄一笔钱回来,虽然数额不大,但是邻居们都相信晏海明真是去外出打拼了。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晏清十八岁那年,十八岁时,晏清通过自身的努力,得以出国留学,从此以后,晏清和晏海明几乎是没有了联系。晏清在一些小店铺打工,自己挣钱养活自己,直到几年后完成学业,接受于家英的聘请在荆湖任教,晏清也从未遇见过晏海明了。在牢狱中,当看到晏海明那张熟悉的脸时,晏清无比的惊讶,却也异常的兴奋,因为他终于又见到了大伯。
晏海明依旧像当年一样笑笑,脸上露出欣慰之情,他道:“小晏,活的不错。”
墨奈和白管家听着晏清和晏海明的谈话。
墨奈:“他们在聊什么?这么神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