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其他类型 > 我和四爷互穿后[清穿] > 第76章 第七十六章

第76章 第七十六章(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暮云春树 赊月色 这次我想做个人 源此一人 盛爷你媳妇是我的神 朝朝暮暮 他装乖 又多看他几秒 【综英美】这只美国甜心是我的 从寡妇到将军夫人

十阿哥, 究竟是蠢还是懒?

这事真不好一概而论。

武拂衣否认有懒人感应雷达,而她可以用双眼进行观察。

平日不常见到老十, 去年南巡在江宁有过一段时间交集。仅从老十与老八的相处来看,他很少发表决策性意见。

简而言之,纵观兄弟三人在外的相处状态,老十就是跟着老八、老九混日子。

他吃好吃的、喝好喝的,不反对哥哥们的决定,但也给不出实质性的帮助。

问, 就是不会做,做不了,别找他。

因此, 胤禩忙着结交人脉, 胤禟忙着挣钱,老十忙着坐在一旁点头说对对对, 哥哥们继续努力。

今天听闻阿灵阿的狗血闹事旧闻,不免要问一句, 康熙心里儿子与臣子哪个更重要?

阿灵阿是有能力的臣子, 十阿哥是亲生儿子。

虽然阿灵阿是十阿哥的舅舅, 却连尊重十阿哥的母亲温僖贵妃的丧事都做不到,还谈什么舅甥之情。

钮钴禄家难道没其他可用之人了?

康熙少了阿灵阿就是少了一个旷世之才,要动摇国本了?

很明显, 不是这样的。

如今想来,康熙曾经的选择,是为太子的地位稳固牺牲了十阿哥,不让胤礻我有可能获得外家支持。

如此方式持续了二十多年。

随着时间推移,老十对阿灵阿真能心无芥蒂了?为了兄弟情让胤禩获得钮钴禄家族的助力,原谅阿灵阿在温僖贵妃灵堂上的旧怨?

原谅与否, 是看一个人做了什么。

胤禛给出了他的看法。

“十弟与阿灵阿的三个儿子几乎不往来,更没为老八参政提供任何实质性帮衬,最多就是喊两句口号助助兴。如果这是蠢,也是蠢得恰到好处了。”

“另外,根据近两个月的情报,老九去八爷府的次数少了,老十去蹭吃蹭喝的次数也随之减少。

是一时疏远或是慢慢生分,还有待观察。十弟与钮钴禄家一直少有往来,是不喜阿灵阿,还是参悟汗阿玛不喜他与母族交往频繁,这事也不好说。”

但,如果说老十大智若愚,他愚得太多了些。

胤禛记得清楚,那次摸底考的试卷当属老十留白最多。

其他人回答不出正确答案,好歹还涂写几笔有的没的。老十倒好,直接开天窗,把不想动脑子明晃晃得写在脸上。

也就老十真敢摆烂。

康熙也没办法,这儿子是被他一手给蓄意养成这般模样。

胤禛没想拉拢显赫的钮钴禄家,那样会引起康熙的芥蒂。

“不论是懒是蠢,反正目前看来老十不会一条道随着老八走到黑。这样一来,代表着钮钴禄家的半数力量会保持观望状态,也足够了。”

武拂衣明白了其中尺度,也没有必要刻意接触老十。

“如此说来,老八够贪心的。既要阿灵阿给他实际政务上的帮助,又要老十站在他背后做人形招牌,表示钮钴禄家的另一半也与他交好。”

深扒胤禩所为,不是简单的左右逢源,而是让受委屈的一方向另一方制造矛盾者低头。

了解旧事,很容易看出老十在阿灵阿那头受了多少委屈,却不存在时过境迁。

阿灵阿搅风搅雨,礼数尽失,但被委以重任青云直上。

十阿哥年幼丧母,母妃葬礼被人大闹,偏偏看不到那人得到应有的惩罚。被养懒了,虽有爵位,没有正经差事,庸庸度日。

这个局面是康熙一手炮制。

老十对此没有任何抱怨,是蠢到不懂受了多少委屈,还是碍于皇权只能服从?

怨不了康熙,难道还要一味地服从胤禩?图什么啊?

胤禛不信老十会蠢笨至极,“十弟跟着老八,说不准也是顺了汗阿玛的心思。”

康熙重用阿灵阿,也不希望儿子与重臣闹翻到很难看的地步。

“上个月,发生了件很可笑的事。汗阿玛竟然让十弟亲手去送一块匾额,把『崇先裕后』的赞美挂在阿灵阿家里。这真是……”

一些抱怨康熙的话,不好说得太直白。

胤禛代入老十的视角,被命令亲自去夸奖阿灵阿人品出众,简直就是把自尊放在地上让对方随意踩踏。

握手言和是有条件的,怎么都该是闹事的阿灵阿先登门赔罪。

康熙倒是好。

要老十不去争权夺利,多年前扶植起与温僖贵妃一房不合的阿灵阿。

又要老十不与钮钴禄家族彻底翻脸,让他先向阿灵阿示好,不许报当年之仇。

不近不远,疏离又要维持和平。

也难怪老十要被养废,否则怎么能似面团般被随意揉搓听话。

胤禛觉得自己倒霉时,深入分析兄弟们的处境,真就心理平衡很多。

即便老八看似花团锦簇,实则被烈火烹油尚不自知。

康熙是皇帝,才能不合情理地重用阿灵阿又让老十屈从,但老八凭什么有样学样搞一脚踩几船?

偏偏,康熙对于胤禩交好何焯、福全、阿灵阿等人,没有给过一次责罚。

反而在明面上摆出了赞同姿态,要不然也不会让老十给阿灵阿亲手去悬挂夸赞匾额。

为什么要捧老八?

康熙的惯用伎俩了。正如当初让明珠与索额图斗争,而今眼看胤禔不足以对抗太子,是捧着老八也来掺一脚。

这些事深想起来真的没意思。生在皇家,父母子女之间的感情从不纯粹,充斥了太多的利益纠葛。

胤禛不愿说“睡前故事”,因为每一则荒唐故事的背后都是残酷的现实,提多了也是意兴阑珊。哪怕目前看来四阿哥会是最后受益人,却也难免物伤其类。

他也不再说钮钴禄家族,就做了一番总结。

“我管不着老十,但能从他的身上得到一些教训。人懒久了就成了习惯,脑子长期不用,思维说不好就迟钝,最终任人宰割。你懂吧?”

好嘛,绕一圈又回来了。

武拂衣思维敏捷,立刻听出来含沙射影的意味,这是不许她躺平成咸鱼。

“老八脚踩几条船,早晚翻船。即便如此,老十也没有可能转而欣赏你。强迫人成为工作狂,这多招人恼。”

又是听到大实话的一天。

胤禛却不在意老十的喜欢或讨厌。

此刻,他竟然还笑了起来。

“我又不是黄金,金子也会有人不喜欢。何况,我真不想某天又被人逮着问,‘你有几个好弟弟?’。这份福气,你很想要?”

武拂衣被怼地一时无语。

两个月前,听十四来了这一句幽怨之问,可真是不想听到第二回。

“你说故事辛苦了,现在晚安睡觉。”

武拂衣拉好被子,侧身背对胤禛,就要开启一秒入睡模式。今夜,睡前故事的结尾有点堵心,明智如她肯定要及时叫停。

胤禛岂能让人如愿。他被迫开始说故事,哪怕做不了主何时开始,至少要把握住何时叫停。

“还不晚,刚刚亥时而已,明天又没人催着你必须起床。”

他按着武拂衣的肩膀,把人给翻过身,有正经话题必须谈一谈。

“别装聋做哑。既然推测到汗阿玛可能意属四阿哥上位,就必须未雨绸缪。你是否愿意继位,这事能慢慢适应,但对孩子们的安全保护,拖不得。”

这真不是多思多虑瞎操心,而是孩子们的年龄到了。

哪怕雍郡王将来离京城办事能带着孩子们一起走,但总有几个月孩子们要在京城渡过。

“等过了年,弘昐十岁,弘晖八岁,两个人肯定要去宫里上课。不只四书五经,也有骑射武功。伴读选谁?与堂兄弟们相处尺度?做阿玛的必须一一考虑,你有什么想法吗?”

胤禛已经拟定了一份名单与注意事项。不只考虑了弘晖、弘昐,就连明年三岁开始启蒙的弘昀也给含括了进去。

眼下认真与武拂衣谈论此事,盖因不论自己做了多少安排,还需她以阿玛的身份叮嘱孩子们。

“靠山山倒,靠水水流,自己掌握的本事才是根本。”

武拂衣听闻商谈孩子们的事就没继续装睡。

其实,她早有准备,这三年没有瞒着胤禛,正大光明地给孩子们进行各种生存急训。

“读书成绩好坏还是其次的,过度攀比要不得。我的要求不高,孩子们出了郡王府,保住一条命最重要。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人活着,就有无限可能。

你知道的,对孩子们的训练包括且不限于,鉴别毒物、爬树、御马、潜水、对抗杀手伏击逃跑要领等等。听起来有点夸张,但距离康熙越近,实则与踏入龙潭虎穴也没差多少。”

总之,掌握各种技能,是为了保命。

这真不是想多了,锻炼身体是吸取历史经验教训。

武拂衣对清朝正史了解不算太多,却知道雍正的继任者是弘历。为什么选弘历继位?理由之一,排在他前面的哥哥们都死光了。

不知道正史中弘昐、弘晖、弘昀因何而死。史书上不说是被毒杀,又到底是不是身体孱弱生病而亡呢?

反正引起重视总是没错的,让孩子们强健体魄,并且掌握尽可能规避非自然死亡的能力。

孩子不能养在府里一辈子,总要出门读书、围猎、办差事。给他们配再多侍卫,都不如起自身有辨识危险的本事。

“索性他们学得都不错,也都懂了防人之心不可无。”

武拂衣细数了过往的教学,而后开始进一步畅想。

“说起来就差上天了。说真的,硬要搞也不是不行,滑翔翼也是能制作的。但这玩意危险系数搞,若非被杀手们逼迫到悬崖绝壁不得不跳,还是谨慎使用为妙。”

胤禛本来还想点头认可,但听到最后再次无语。

老鬼的思维一不当心就会跑偏了。

弘晖、弘昐是去上书房读书,哪怕要练武也是在皇家演武场,哪里有悬崖绝壁,有哪里会有成批不死不休的杀手?

“有关伴读,我拟了一份名单。”

胤禛硬是把话题给拽回正轨。

“福晋与李氏在春节里应该会问此事,也许想让孩子们与外家多亲近些。这事有点难办,乌拉那拉家与李家的年轻一辈挑不出一两个可用的人。”

武拂衣想得开,不似胤禛似的要一下子把最好的都塞给儿子们。

这会也能看出胤禛其实受了康熙的影响。康熙不给儿子们足够的关爱,胤禛反着来,恨不得一步到位给儿子们把路都给铺平了。

“能力是能锻炼出来的,关键还是人品要好。你给定个范围,另外叫福晋与李氏也给一些推荐,最终也让孩子们自己选一选。”

武拂衣不限制孩子们是否与外家亲近,把握好尺度就行。

“另外,你别把伴读的时限性给定死了。说到底也就是一起上学的同学,合则聚不合则散。挚友难觅,期望值不必拉太满。”

胤禛何尝不懂,但没能从康熙处得到的,不希望孩子们也得不到,更不希望孩子们重复他的老路。

日后回忆宫廷生活,几乎只有暗流涌动与勾心斗角,兄弟之间难有诚心。为什么一直喜欢胤祥的性子,就是因为十三弟对他够真。

想到此处,这是羡慕又探究地看了一眼武拂衣。

老鬼毫不在意去留得失,淡然的心态引人羡慕。或是她习惯了聚散无常,说不准以前就活在有什么就是不能有永恒信任的世界里。

这个冬天,不只一个人在想孩子们的教育。

乾清宫,康熙在翻看皇家玉牒。

赶在年底封印前,不情不愿地给保泰正式册封,让人正式继任了福全的裕亲王爵位。

真要拖到来年,指不定就被瞧出是对去世的福全有意见了。哪怕非常不喜福全临死直言厌恶太子而推荐胤禩上位,但现阶段都不能表露出来。

康熙对如何对儿子们感到心累,索性就关注起孙子们的情况。

已经意识到当年教育儿子们的方式出了问题,但为时晚矣只能将错就错。

不过,至少对待孙子们的教育不能再似以往。另外,既然暗中决定给老四继位的机会,更要考察一下他的孩子怎么样了。

这会翻开玉牒对比儿子们的各家情况,很直观发现了一件事,老四家的孩子最养得住。

老大胤禔,有一子弘昱,七岁。

太子,有一子弘皙,九岁。

老三胤祉,有一子弘晟,五岁。

老四家,三个儿子。弘昐九岁,弘晖七岁,弘昀两岁。

老五胤祺,一子弘昇,七岁。

老七胤祐,有三子。弘曙六岁、弘倬三岁、弘昕一岁。

老八没有孩子,而老九没有儿子。老十在今年年初刚有一个儿子。

瞧着这一串名单,老七家与老四家活下来的儿子数量最多。胤祐却是经历过丧子之痛的,今年就有一个儿子不幸夭折了。

如此看来,老四生了三子一女都健康活着,这就很不错了。

说明老四对养孩子真的用了心,以往为儿女计的那些表现全都是真的,没有弄虚作假。

康熙清楚没能养住孩子也不一定是疏漏不用心,宫里曾经夭折的孩子也不少。

但还是欣慰,从老四用心照顾孩子联想到父慈子孝总有源头,老四应是从自己身上学习了怎么做父亲。

朕也成功了,没有失败到底。

康熙获得了自我安慰,然后就开始搞事情,他要关心孙子们的学业。

具体课程安排必须与以前教导儿子们有所区别。

四书五经要学,骑射功夫要学,理学院的数理格物也要学。

春节之后,正式上学。

在此之前先搞一次摸底考试,时间就定在大家都有空的正月初十。不只是皇孙,也面向皇亲宗室与高官子弟。

五岁以上,十二岁以下,一同参加摸底考。

通知是在除夕夜的年夜饭上宣布的。

饶是武拂衣,当场听到这个消息也是震惊。

不是吧?还来摸底考,这举办考试是会上瘾吧?!

这次,她保证真的没怂恿半个字。康熙也够丧心病狂,除夕通知,初十考试。

在场吃年夜饭的,不论家长或小孩,真是凭着坚定意志力没有扔筷子。

一遍遍在心里重复,举办且通知要考试的人是皇上,所以不能翻脸,不能翻脸,不能翻脸。

作者有话要说:  正史上,康熙四十三年,给阿灵阿赐御书“崇先裕后”,命皇十子把这块匾额亲自悬挂到阿灵阿家里。

康熙五十五年三月,阿灵阿重病,不思饮食。康熙命固伦荣宪公主烧饭,赐给阿灵阿食用,恩宠至极。

阿灵阿死在康熙前面。雍正继位后,重罚阿灵阿一支,更将阿灵阿墓碑改镌为「不臣不弟暴悍贪庸阿灵阿之墓」,以正其罪。

~~~~

谢谢 焦喵扔了2个地雷

谢谢 yvette扔了1个浅水炸弹

谢谢 杨柳青青扔了1个地雷

谢谢 赫克忒尔迷扔了1个地雷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娱乐圈]手可摘月亮 [红楼]林夫人种田日常 男团选秀妆造师 在咒回名柯的修罗场反复横跳 五条家禁止带球跑 炮灰进行时 穿成炮灰渣男后我洗白了(快穿) 满级大佬被迫爆红[直播] 种田文的地狱模式 美强惨炮灰拯救系统[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