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其他类型 > 我和四爷互穿后[清穿] > 第65章 第六十五章

第65章 第六十五章(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暮云春树 赊月色 这次我想做个人 源此一人 盛爷你媳妇是我的神 朝朝暮暮 他装乖 又多看他几秒 【综英美】这只美国甜心是我的 从寡妇到将军夫人

五月三日, 一场特殊的殿试举行了。

此时,谁也没想到他们是第一批参与理工科的考生,绝大多数人都愁眉苦脸地瞧着试卷。

一套试卷, 作答限时一个半时辰。

这日子过得真是度日如年。

不同于四书五经的题目读不懂尚能瞎掰扯几句, 眼前的各种计算题要是不会, 就只能交白卷。

康熙喜欢数学, 写过相关《积求勾股法》、《三角形推算法论》等等论著。

权贵子弟都知道皇上的这一喜好,部分人还被要求去上书房学习, 曾经听过皇上亲自授课。

虽然投其所好能博人欢心, 但极少有人能走这条路获得圣眷, 数理不是你想精通就能精通的学识。

数理之后,又多了牛顿开启的格物之学。

一年前的春节, 康熙批量送书,要求大家上交读书心得。

众人本以为交了报告就算完事,随后整整一年皇上都没再提半个字的课业要求, 怎么搞突袭摸底考?

康熙总能给出说法, 这一场考试是看众人是否有学习的自觉性。

考场中,保泰已经做好了最坏的准备, 这次摸底考估计要垫底了。

瞧着这份试卷, 他只会做两道题。一题是堤坝建造求面积, 另一题是翻译一段牛顿理论。

前者上书房教过, 后者去年发的套装书里有译文。即便如此,他也不敢确保准确率。

三天前收到摸底考通知,就已经预料到了今天的结果。

保泰一点也不勉强地接受考核成绩惨淡, 从小他的成绩在一众宗亲权贵子弟中就是末端徘徊。

他习惯了考不好,也不觉得突遇摸底考考砸了有什么大不了的。把能做的题做了,不为难自己薅头发苦想, 开始偷偷摸摸观察四周。

第一眼,望向座位排在最前方的太子与直郡王。

虽然只看到背影,却也能从其紧绷的背脊瞧出点端倪。去年皇上评议读书心得,这两位都是榜上无名。

其实,今天太子会被要求一起来考试,着实出乎了一群人的意料。

康熙对太子总是不同的,很早就将胤礽与其他皇子区分开来。

仅以礼仪规制上来说,众人对皇上行三跪九叩之礼,而被要求对太子行二跪六叩之礼。

胤礽是半君。

过去二十多年,康熙的种种行为强调了太子的与众不同。

今天这类的摸底考试,人们以为胤礽更会坐在考官的席位上,与康熙共同阅卷。

没想到此次皇上一视同仁,竟然让太子也做了一回考生。他与其他皇子相同,没有被赐予特权。

保泰挺好奇,太子能考出什么样的成绩?

自己肯定垫底了,垫底却不代表他丝毫不懂数理格物的治学之道。

差生也有学习心得,首先可以确定想要好成绩有一个前提——你得花时间去学。

生而知之,这种事非常稀少。

保泰很清楚自己把皇上的赠书束之高阁,让它吃灰吃了一年,直到三天前才临时抱佛脚努力瞧了几眼。那么太子呢?太子能有时间去学这些?

去年索额图下狱被处死,太子接连几月称病不出。

难道窝在病床上研读格物论著了?还是抓紧时间发展别的势力,填补索相一党被清除之后的空档?

今天考试,谁都不看好太子能夺取前三,而都在心里犯嘀咕胤礽应该能成绩中等吧?

考桌前,胤礽已经一身冷汗。越作答越感到力不从心,没有想过会被要求一同参加考试。

即便年少时学过一些数理之术,但也是多年不曾运用,解题公式都还给了夫子。

近年根本没有时间去静下心读书。

在索额图一系被连根拔起后,他无法不去谋求新的支持力量。如果没有支持者,真就是仍由康熙收拾。

人,一旦获得过至高地位,有几人能说退就退?

胤礽不甘束手就擒,更不敢萌生退意,因为已经做了二十九年的太子。

上一个做了三十多年太子的人是汉朝刘据。

读过史书的都知道,汉武帝是怎么对待那个嫡长子的。父子反目,最终刘据被亲爹逼迫自杀。

以史为镜,大清朝的第一个太子如不能顺利继位,最终能有好结果吗?

因此,不论康熙是否还疼爱他,或是仅仅在做表面功夫,反正要抓住每一个机会。

熊赐履作为南党之首,接连多年负责科举会试事宜,而是康熙亲自任命他为太子授课。

送上门的人脉,岂有不抓住的道理。

胤礽通过熊赐履,以科举取士中考官们占据的主动选择权,明里暗里拉拢南方文臣势力。

不料,昨天发生了一件事,熊赐履来毓庆宫请辞。

说是年事已高,马上就要七十岁了。尽管还想辅佐太子,但身体的衰老让他真的力不从心。皇上已经批准他的辞官请求,等交接了手上事务,希望能早日回乡。

胤礽非常诧异。哪怕知晓康熙与主考官生出嫌隙,闹出了何焯三人被破格录取,但不曾料到熊赐履居然选择就此离开朝堂。

这人竟是退得如此彻底吗?!哪怕是向康熙妥协,也不用彻底投降,竟是一战也不战吧?!

劝说也是没有用。

熊赐履表示早年辅佐皇上,希望君臣之间善始善终,至少明面上如此。他是儒家出生,不愿步索额图的后尘,最终落得一个恶名。

胤礽听得明白,他留不住人,因为康熙只给了二选一的单选题。

熊赐履要不就是自动请辞,好歹还能留个好名声。

这样也能消弭此次科举考官们与皇上的冲突矛盾,不让康熙扩大打击面,把其他南方文臣也牵扯进来。

若非如此,去年索额图的下场就是前车之鉴。

熊赐履也许没有索相那般的罪行累累,但是他也别想全身而退,别想保全这一世的美名了。

索额图不见棺材不落泪,熊赐履却是选择了及时止损。

胤礽不甘心,但也不能对熊赐履彻底翻脸。

人走了,茶不会立刻凉。只要熊赐履不死,影响力仍在。作为太子哪怕得不到那些官员的全力支持,至少不能把人都得罪死。

不顺心的事接二连三,压力一天比一天大。

哪有心情去读数理格物,岂不是让本就头疼的脑子越发头昏脑涨,要放松也是去找如花似玉的女眷。

桩桩件件,导致了眼前的困境。

胤礽瞧着试卷,多处空白。一些曾经学过的知识,如今也没法得心应手地作答。只怕此次是要颜面尽失,只能考个倒数了。

话说回来,不管这次摸底考是不是坊间传闻是何焯撺掇的,之后也绝不会让此人好过,何焯别以为就能安安稳稳在京城当差。

考场中,有人似热锅上的蚂蚁,就有人下笔如风。

武拂衣奋笔疾书,而否认她是此次考试的始作俑者。

提出摸底考且设计考卷的人是胤禛,这会他应该在北郊院子悠闲午睡。

眼前的卷子,并不是胤禛设计的原题版本。

武拂衣上交给康熙后,特意说了不妨请其他学者拟定其他考题。

自己也要参加考试,那么公平起见应该要换题,所递交的试卷初稿就当做是提供些许思路。

今天一看试卷,便知道康熙花了心思。没有一道胤禛设计的原题,但把要考核的知识点都给把握住了。

据说五天前,梅文鼎、陈厚耀被请入宫,两人在数理方面颇有建树,应是用短短五天设计出这套卷子。

武拂衣认真作答,没有产生任何怠慢或轻视的心态。

反而仔细阅读分析每一道题目,从字里行间推测这个时代数理学者的思想认知。

一个半时辰的摸底考终是结束。

交卷离场,几人欢喜几人愁,等待两天后分数出炉,也不知道皇上会不会将差生公开处刑?

这次,康熙没有传召老四入宫,而是与临时招来的出题者陈、梅两人批阅七十三份试卷。

比起批阅多数考生给出不知多云回答,陈厚耀与梅文鼎更希望做一件事,他们很想见一见原始版本试卷的出题者。

无奈,皇上说递交试题的五三山人性情孤僻,隐居避世,只能让两位臣子失望了。

世上叫人失望的事岂止一二件。

至少陈、梅两人是暂时被假消息蒙蔽,说不定将来有一日还能得偿所愿。

康熙编了瞎话,隐藏了摸底考是老四的提议,为了保护老四不被群起而攻之。他却没臣子的幸运,因为自己所产生的失望是源于真相而非善意的谎言。

翻阅众人的答卷,越发确定老四的建议是对的,必须尽快设立理学院,正式将数理格物之术传播来来。

七十三位考生,或是皇室宗亲或是权贵子弟,全是去年年初被送了牛顿《原理》的那批人。

撇除老四,只有堪堪五人成绩尚可,胤禟、胤祯、胤祥、胤祐以及纳兰富森。

其余六十七人,比如老三胤祉、比如佟家的庆复是勉强达标,而更多人都是满分一百只取得三四十分的水平。

令人最失望的是太子的答卷,尽然勉勉强强才三十分。

胤礽不该只有这点分数,他年少时课业优异,也深入学习过数理之学。

康熙记得清楚,自己所著的数理论述都教过太子。

胤礽不是毫无基础,但凡稍许上心,去年拿到牛顿《原理》后认真读一读,他就不会给出这份答案。

读书不用功,奢华无度的享受却是一天不停。

从内务府调取的记录,毓庆宫的吃穿用度堪称整个皇宫之最。

瓷器、皮草、绸缎、茶叶、首饰等等,太子及其女眷的花费远超皇上与太后加起来的开支。

这些奢侈品绝大多数都从江南采买运来。

都说上行下效,胤礽使用这些物品据说是效仿汗阿玛的喜好。

康熙不否认近些年偏好江南之物,但太子要学习父亲,为什么不把自己喜欢数理的一面也学了去?太子凭什么不学不了,老四就能学呢?

说到底都是借口!

太子在享受时,说在效仿皇上。当要他苦读了,就不记得父亲的殷切期盼。

这事越想叫人越气。

康熙不得不承认,哪怕愿意一而再再而三给胤礽机会,但现实情况让他接连挫败。现在只要一遇到与太子有关的事,就没一件让他顺心的。

亏得还能转移注意力,一堆孩子中也不全是生来气他的。

这次摸底考,有一个人的进步最快。

不是别人,正是本来被康熙痛批为不务正业的胤禟。

去年,胤禟上交的读书心得不说惨不忍睹,也是不得要领。时隔一年,这份考卷竟是能拿到八十多分。

一年时间,胤禟之所以能发生变化,他在年初的请安折子里提到了原因。去年出海在外的几个月,四哥有空就带着他一起学习,丝毫不曾荒废时间。

康熙非常欣慰,由衷感叹是老四教得好。

老四是用了心的。即便他与老九以前有过不合,能通过实际行动看出来,两人已经修复了兄弟情,并且是把弟弟往好的方向引导。

两天后公布摸底考成绩。

康熙给众人留了脸面,没做具体排名,也没点名谁谁谁特别差。

就把批改好的试卷给往各考生的父亲手中,哪怕那些宗亲朝臣读不懂数理题,但总能看得懂明晃晃的考分。

差的不当众批评,好的却必须奖赏。

给前十名送了赏赐,没公布具体谁是榜首,却也能从赏赐中窥见一二。

康熙给老四的实物赏赐不算太厚重,但给了他之后免听课的权力。

外界不知道是雍郡王搞出试卷,只当场他获得不必上课的特权是因为考得最好,好到不必去补习了。

然而,雍郡王有此成绩不是最出人意表的。去年读牛顿《原理》,皇上就表扬过四阿哥学得不错。

叫绝大多数人意外的是九阿哥。

皇上竟然是给了他贝子的封号,以而表彰他的学习进步之迅速。

这消息一出来,直教人瞠目结舌。

九阿哥府内,胤禟接此圣旨时,保泰正好来此蹭饭。

等到目送传旨太监离去,保泰再没能忍住,上上下下地打量胤禟。

没想到,真是没想到,从小一起混日子的狐朋狗友居然出息大发了,一不留神就脱离了差生的队伍。

保泰酸溜溜地说,“九弟啊九弟,你这是悄悄学习,然后惊吓所有人啊!”

胤禟捧着封词爵位的圣旨,这会他本人都没能回过神来。

距离上次康熙大封皇子已经过去了五年,那次封爵从大哥到十弟,汗阿玛唯独跳过了他。

在五年内,康熙没有再轻易封爵的动作。只有四哥与八哥因为牛痘实验有功,更进一步被加封郡王。

万万没有想到,这次临时搞出的突击性考试,居然让他得了贝子封号。

胤禟被这个天降大饼给晕了。

当听到保泰的话,他忽然百口莫辩。

该怎么说呢?

能考这个成绩是四哥在海船上每天逼他看书的结果。当时,他真的没得选,不看书就是看海。大海都是水,看上两三天就腻了。

如此解释,仿佛像是他万般无奈被逼着学习,然后就非常幸运地被赐予了贝子封号。

这话能说吗?

一出口,是不是显得他长了一张欠揍的脸?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在咒回名柯的修罗场反复横跳 五条家禁止带球跑 炮灰进行时 穿成炮灰渣男后我洗白了(快穿) 满级大佬被迫爆红[直播] 种田文的地狱模式 美强惨炮灰拯救系统[快穿] 和死对头互穿后 [综]身为真酒的我被迫攻略江户川 包租婆,来鬼啦[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