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玄幻魔法 > 直播初中历史从人类起源开始 > 41. 第四十一课 秦之新政

41. 第四十一课 秦之新政(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神秘复苏之炼狱人间 首富千金不伺候了[穿书] 暗恋的你 京华女探官 强势锁婚,封少的暖婚逃妻 卧底吉祥 追求的男护工是与我有婚书的老公 小山风 怪奇农庄[无限] 假千金咸鱼摆尾

李晓诗说着晚安睡个好觉, 但实际上,这么多个观众里,又有几个是真正能睡着的?

旁的就不说了, 反正秦朝的上上下下, 从皇帝到大臣到百姓,是没一个能睡个好觉的。

就连胡亥,都是窝在角落里,警惕地看着四周。

即便后半夜他精神身体双重沉重, 疲惫把他压得喘不过气来, 眼皮子直打架, 也是稍微有一点风吹草动就吓得精神一凛,强撑着再次抖擞起来。

实在是不敢睡。

之前也就罢了,虽然父亲把他关了起来,可大概率是不会杀了他的, 所以他虽然有点怕, 但还是该吃吃该睡睡。不就是夺了个皇位吗,这谁都能理解吧?毕竟谁都想当皇帝啊?

但今天过后, 他是真的不敢合眼了。

就算他父亲对自己依旧宽和, 不会杀他,可谁知道那些兄弟姐妹们会做出什么样的事?万一趁夜来对他下手呢?

还有扶苏,这个被他一直当做眼中钉的大兄, 知道自己被杀那么久了, 都没对他做什么, 谁知道他之后会不会把积攒出来的怨愤都发泄到他身上?

……不能睡,不能睡。

他得活着。

他还不想死。

而秦朝的大臣们,则无一不是挑灯夜战,一边整理着天幕里给出来的信息, 一边绞尽脑汁地想要怎么样做才能把大秦带到比“十几年”更远的地方去,避免这些还没发生但即将发生的灾祸。

蒙恬干脆大半夜上了蒙毅的门,兄弟俩一起讨论,以兼顾文武。

——顺便再骂骂胡亥,毕竟俩人可是明确被天幕点出来被胡亥杀掉了的倒霉蛋子。

今夜大秦官场,人人都是李斯。

但李斯却咸鱼了。

就在别人都卷起来的时候,李斯又没那么卷了。

他把那个胡亥的手办丢到门外去,然后静静地坐着,脑子里的思绪略略有点滞缓。

虽然他还是不知道对于胡亥的上位他到底做了什么,但是今天直播里确实给了太多信息,比如,后世是看重法家思想中的“法律”的,却不认同同样是法家思想中的“愚民”。这种两面的看法,也正如后世对他们大秦的律法条款有些认同,却完全否认那些律法带来的刑罚。

这种矛盾让他一时有点处理不了事务,只是凭着本能在思考这其中的关窍,后来干脆直接吹灯睡觉,闭上眼任意识自己去寻找结果。

这样的矛盾,嬴政前些日子也有,只不过今天的直播过后,他已经捋清楚了缘由。

但他这会儿头疼,夜半召了夏无且来,给弄了点药,又按揉了一通,才略略舒缓。

李晓诗白天所言,其实有些地方是和他们现在有出入的。

比如对于秦律,如果陈胜吴广他们放到现在——他们要服役的内容李晓诗没有详说,但无外乎是那几种。若是戍边,戍边迟到,的确至死。但如果是因天灾迟到,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被免罚的,虽然情节严重,是不可能全免的,但减罚应当是有,肯定是不会把九百多人全部处死就是了。

如果把他们都处死,那这九百个人的活,谁来做?

在大秦,在他们现在,人口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资源的。

刑罚重,那是要让百姓心生惧怕、不敢违背律法的。但同样,让他们惧怕、听话之后,大秦是需要他们来干活的。而不是听话之后都杀掉。

不过李晓诗那么说了,也就代表后世人都是那么看待他们的。不管是因为在胡亥时期刑罚更重了、又让他这个父亲“背七世黑锅”,还是因为后世人真心实意觉得“因为迟到就处死”的刑罚本身就太重,不论它是否有“因天灾可减”的限制。

很大可能性上,两者兼有。

在胡亥肆无忌惮地暴虐的同时,后世人也真的认为,哪怕是“故意迟到”,而不是“因雨迟到”——这样迟到就要丧命的律法本身就很严苛。

在当下看来,有人故意初犯律法,那就是在和大秦作对,不听话,挑事闹事,那是必须要处死的。可如果在后世人眼中看来,迟到就是迟到、罪不至死呢?

但即便有出入,他也没有去纠正。

因为没有意义。

一来这本身就是时代不同,他们的观念和思想不同是正常的,更何况李晓诗说,她那里已经不是王朝了,那她们的环境和现在更是不一样。

二来,李晓诗说她是“学生”。

在任何时候,思想都大部分来源于书籍,他之所以下令焚书,不也是为了思想统一吗?而李晓诗,她学习的“课本”应该是她的第一信息来源。譬如每次回看完视频的“有奖问答”,里边出现的问题,肯定也都是依照她的“课本”所记载的内容。

而还有一件非常现实的事是,无论是胡亥时期,还是他,这的确都是“大秦”。所以说,虽然他不知道胡亥时期这些条例究竟被做成了什么样子,但后世人评价“秦”律严苛,在某种层面上,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所以,他又何必去反驳李晓诗?

李晓诗若是念出,那确实会让听了今天这些内容有些心中恐慌的百姓们稍微安定一些,但如果她没有念呢?本来就不会在这个时候反秦的百姓一样不会在这个时候就掀起叛旗,因为他们不至于活不下去;本来就对秦有反意的六国贵族,也依旧不会改变初衷。大秦的现状不会有任何改变。

而出言辩驳的这一行为,非但不会给他带来任何好处,还只会白白浪费口舌。

像是在急急撇清什么——

他真的需要这样的“辩驳”来向一个后世的小女子“证明自己”吗?

如果始皇帝是这样一个需要去自己为自己说话,从而向他人“证明自己”的人,那么他也不会用强硬的手段去推行政策,烧焚百家书籍、坑杀反言方士了;而是会苦口婆心地一一宽慰、并且向对他抱有骂言的方士术士们去说好话。

如果真的是这样,又何来的大秦以力横扫六国?

——他是一个皇帝。

嬴政本人虽然未必会这么一条一条去理自己为什么不反驳李晓诗的原因,但他的本能行动就证明了这一切。

他不需要。

他不会去做。

因为他是一个统治者,他是一个有魄力的统治者。

既然把自己抬到了这个前无古人的位置上,那么他就有这个能力和责任去担下这一切。

他是大秦的皇帝,是华夏的皇帝,就算是秦二世时期、又怎么不算是秦?

是非功过,皆由后人评说,这本来就不是玩笑话。

如果谁因为他会哄臣子爱将就把他认为是一个担不下任何风浪的玻璃人,那才是大错特错。

且不说幼时的流落,就只说自少年时即位以来,经历的重重磋磨,也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而即便这样,他依然能够顶着骂名、背叛、和刺杀,成为千古第一的始皇帝。

这样一个人,又怎么会因为后世人的寥寥数语就拉下脸面和身价,去在千千万万人面前向一个小女子为自己辩驳、和自己的儿子划清界限?

说什么呢?

说秦二世不是他,他们其实并不会处死陈胜吴广?他们的农税也没有十之六七、那只不过是杂七杂八的加起来才这么多、才让老百姓有压力到勉强维持生计?

且不说秦律中的确有无数惩人致死的条律、肉刑死刑皆是事实,也不说税赋所有加起来达十之六七仍然是许多人眼中的沉重赋税,就只说这种去驳斥的行为——

可不可笑啊。

像是始皇帝吗?

而且后人这样评价大秦,在意的难道仅仅是因为这么一两件事吗?

他们在意的是大层面上的“重徭役”“重赋税”“重刑罚”。

更何况嬴政走到如今,所依靠的从来就不是口舌。

他所在意的,也有更重要的事。

嬴政自己揉按着额边,思绪如同溪流,缓而有序地流动着。

李晓诗曾反反复复提及百姓,说、“愚民”是不对的。

但法家的思想是,百姓愚昧,才能老老实实为国家做事。

李晓诗又说,在她们那里,在大秦的后世,也都有用“律法”治国的存在。

那么把两种情形结合,依法治国、但让百姓都熟通秦律怎么样?

这样虽然会让他们熟通秦律,虽然知道了有些律法的详情后,对官府的畏惧或许会减少一些,但同样的,知道了每一条的详情,对未知的恐惧也会少一些。

会改变那些无姓的黔首们仅听陈胜吴广的话语,就认为他们会死、从而反秦的将来吗?

但这样的话又会有后续的问题了。

秦律多且杂,即便是从事律法相关的秦吏,也不见得能把秦律都背下来,这要怎么让黔首们学习呢?

是要让秦吏都背下,日日去念与他们?

可官吏本就不够,又去哪里找这么些识文断字的小吏?

那让他们都识字吗?即便不谈这与法家的思想相悖,只说让他们识字这件事,就不是简单能够做到的。

一大问题是书简。

这东西太重,也不方便,是做不到家家户户推广的,他们没有财力购买书简,官府也不可能全部免费发放,因为制作这些,就又会成为另一种“徭役”。

如果正在研究制作的“纸”能够顺利问世就好了。

再者就是师、和时间。

黔首们都学字,哪里来这么多老师?就算让识字的秦吏去一一教授下一级的官吏,再由下一级的去教授农人——他们又哪里来这么多时间去学?

他们要种地,要服役,有许许多多的活还要干,要把秦律那么多的字学完,得花多少时间?地不种了、活不干了?

还是说明日召李斯他们,把秦律再精简一些,没必要的条款都去掉,能合并的都合并,简洁明了,方便学习和阅览?

然后再把一些役——比如被李晓诗说没用的阿房宫,先放一放?腾出些时间给他们?

秦末的农民起义起于陈胜吴广,陈胜吴广这件事又源于那些役夫不通秦律——若要解决农人不知秦律而放大恐慌的问题,就要让他们识秦律;若要让他们识秦律,就要派人教授;但无论是让不识字的小吏都识字还是让农人识秦律上的字,秦律都需要精简,他们也都需要时间。

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识字的人多了,那大秦是不是就可以从他们之中再度调出一些有才干的,来为、国家做事?

这么想来,简直问题一个接一个,解决一个,就又会有许许多多的新问题接踵而来,但如果都解决了,对秦完全可以说的上是利大于弊。

虽然已至深夜,嬴政却全无睡意,只在细思新政要怎样去改,才更有可行性。

连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在他的潜意识里,“与愚民冲突”都已经算作可以“暂时抛开不谈”的问题了。

这虽然和他本人能够压得住这些人的自信有关,也离不开李晓诗一次又一次的重复唠叨、以及她在后世的角度整体对“秦”这个朝代的落幕讲述的一切。

整个大秦睡不着,但和后世的朝代却没什么关系。

大多数人都睡得香甜,一些皇帝们尤甚。

就等着李晓诗明天的“游戏”了。

他们可都是听到了,李晓诗说,会邀请各个皇帝们参加。

如果是像上次那样,那岂不是就让他们这些皇帝们都互相见面了吗?

其中一部分是觉得有点尴尬的,但可以见到老祖宗或者偶像的话还是很值得期待一下的;还有一部分是觉得忐忑的,因为政绩没什么出色的地方,唯恐被教训,但转念一想,他们又不知道他们到底做了什么,也没什么好怕的。

只有被天幕提过的亡国之君,那是一个辗转反侧。他们也是除了秦朝以外,失眠群体的代表。

这么一个许多人彻夜忙碌、许多人心思不一的夜晚,也终于迎来了新一日的曙光。

李晓诗睡得也挺好。她本身就不是古代的人,而且毕竟年纪不大,没那么多愁,虽然会担忧,但也只是一时的,转头就差不多能暂时抛开了,不至于影响自己的生活。

起床洗漱吃早饭,李晓诗梳头换衣,咬着果汁吸管点开了直播。

“大家好呀,我是李晓诗,我来啦。你们吃饭了没有?”

华夏人自古就这么打招呼,隔着远远的时空,无数人都感到了一股熟悉感。

她话音没停,也没啰嗦,直接道:“今天的是单机游戏,应该和上次的不一样,不会和其他人见面。游戏叫《江山1》,是平台新制作的游戏,客服姐姐给了我可以带观众体验的名额。”

“在《江山1》中,各位都会是一个乱世中的地方小卒,性别男女都可以,在游戏中不会因为性别问题对玩家有偏见,男女完全平等,但是线路可能不太一样,具体内容由各位自行体验。起点统一,不同的后续选择会带来不同的走向,最终走向故事的结局。”

“这个游戏没有胜负之说,只有许多不同的结局。游戏最后有评分,评分顺位前三,有系统给出的奖励。所以大家多多加油哦。”

“另外因为一些原因,这次游戏面向华夏历史上所有‘封建王朝’的君主开放。奴隶制社会的和乱世藩王诸侯王等没有做上皇帝的暂且不在名额内,还请多多体谅!”

“大家有没有吃完饭?吃过了我就发起确认信息了哦。准备好了的可以回应我一下。”

李晓诗的屏幕上,有一个发起确认的键,她不知道在观众那边是什么样的一个呈现方式,其实是在她点下之后,另一边的“参与人”中会收到一个“是否准备就绪”的弹窗,点击即可。

数百位皇帝,他们将会一起参与这个游戏。

不知道有多少数量、靠前的一些皇帝们还很淡定,往后的皇帝们却都有些按捺不住激动了。

终于有机会可以和前人比比功绩了,看看谁还只会吹捧前人皇帝,不认可他们!

清朝的几位兴味盎然。

那些天天嚷着反清复明的人,这回可要睁大眼好好看看,看看他们和明朝那些比,到底孰强孰弱。

朱棣也很高兴。

他可以和他老爹比比了,他老爹是能打,他比他老爹更能打。尤其他老爹还不知道他是谁,他就算嬴了,也不会给那边少年时候的自己带来一顿打,多好啊。

武则天笑着看向了身前小天幕上方弹出的窗口——她的丈夫,如果在这场看不见对手的博弈中败给了她、特别是一想到他身边可能还有过去的自己,就更有意思了。

她或许是会知道武周皇帝的真实身份,但她却不见得会告诉她的丈夫……哎,真是太有趣了。

李世民活动了一下身体,精神气爽地点击了“准备就绪”。

与此同时,所有位面中的观众都点击了就绪,李晓诗那里收到了一份数百人的长长名单,她没有一个一个去看,只是重复地又发起了一次就位确认。

先后两次确认信息收回后,李晓诗点击了开始游戏。

她眼前一黑,和上次一样的感受,然后就进入了另一个空间。

她也选择了加入游戏,想尝试一下。

另一边,刘彻睁开眼,确认了自己所处的环境,脸上绽开一抹笑。

所有皇帝都一起加入,这点可是正中他的下怀。

他这次来参加,可是要力压秦始皇的,顺便再把李晓诗之前提到的那个什么唐太宗也给比下去,证明他这个“汉武帝”的实力。

什么乱世,一股脑来吧!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开局方天画戟,华夏神兵镇压全球 开局获得龙象般若功陆长青 大商监察使 重生!社恐今世的逆袭 木屋求生:卡牌世界大冒险 每个世界都在被觊觎[快穿] 招惹龙傲天后揣崽了 椒房之宠 体法双修才是最叼的! 重生修妖:开局获得炼妖壶残片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