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表弟告诉他一个好消息:“哥,我们已经成功将‘世间’移植到了新平台上,已经测试了一上午,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李松感到惊讶:“这么快?上周的时候,你不是说还需要些时间,才能完成么?”
“徐同航他们周六、周日连续加班,所以提前完成了。”
“哦。”他看了看徐同航三人:“你们辛苦了。”
徐同航摆摆手:“没事的松哥,反正我们周六、周日也没啥事,充分利用起来不好嘛?”
李松心说:这三个小伙子冲劲真足,自己大学刚毕业的时候,也是这个样子的。
他随即登录自己的角色“松涛”看了一下,发现画质果然有了飞跃,不仅人物形象更加精美,各种背景也十分精致,甚至连配乐的音质都更棒了。
这花了大价钱买的游戏引擎,做出来的东西效果就是不一样啊。
江小天还告诉他:绝大多数游戏引擎只支持4K画质,而这个游戏引擎据说支持8K超高清画质。
他查了一下,所谓8K,指的是7680×4320的分辨率。
目前的电脑显示器,由于摆放在桌面上,跟人的距离较近,因此不可能做得太大,这就使得其分辨率受限,占主流的还是1920×1080这种情况。
这意味着如果采用多屏显示器方案,必须将16台电脑显示器按4行4列拼接在一起,才能达到8K的分辨率,由此可见8K分辨率有多牛了。
徐同航感到疑惑:“这么高的分辨率,玩游戏时到底有什么好处呢?”
“当然有好处啦。”李松想起打大BOSS那次,就是依靠双显示器,观察到了大BOSS的动作规律,从而可以提前进行防范,由此大大减少了己方队伍的损失,要不然还真是扛不住。
双显示器相当于3840×1080的分辨率,就已经比单显示器有优势,可想而知,8K分辨率在打BOSS及PK时,肯定更加占据上风。
目前,摆在客厅里的液晶电视由于跟观看的人距离较远,因此可以做得很大,分辨率普遍达到了4K,也就是3840×2160的分辨率,其高端型号则可以达到8K。
至于公司里的显示器,连4K都达不到,自然没法体验8K的视觉感受,这让李松有点遗憾。
在游戏里转悠了一阵后,李松表示满意:“行,我看可以开第一个新服,上线运营了。”
江小天看向刘雨辰:“刘哥,帮我们选一台好服务器啊。”
刘雨辰点点头:“放心,包你们满意。”
经过一阵挑选,刘雨辰从掌管的众多云服务器里找了一台,不仅带宽高、性能好,而且租金也比较适中,整体性价比非常高。
就这样,“世间”的首台服务器诞生了,江小天将它命名为“世间一服”,以后再增加服务器,将依次称为“世间二服”、“世间三服”……,而此前一直用于封测的那个服,则称作“世间内部服”。
新服是搭建好了,得有玩家光顾才行啊。
江小天等四人自然成了“世间一服”的最初玩家,接下来,他们打算将各自的大学同学、中学同学、小学同学……总之是能想到的人,都设法拉过来玩,再通过这些人去发展更多的玩家。
不过“世间”游戏有个前提条件:先要回答完问答系统的1000多道题后,才能将角色注入到游戏中。这可能需要数天时间,显得较为繁琐。相比之下,别的游戏都是创建好角色后,立刻就能开始玩。
徐同航三人还好,他们知道这是“世间”这款游戏的特色,答完题后,角色交由人工智能插件控制时,就能呈现出鲜明的个人性格特征,因此三人都开始了答题。
但是别的玩家未必清楚这一点,他们如果发现要答完这么多题才能开始游戏,说不定就没耐心了,这就要靠江小天四人去耐心劝说。
不过,靠这个途径能发展多少玩家,实在难说,而且效率也太低。
其实,此前问答系统的用户已经达到了10多万,这些人是满足“世间”的答题要求的。起初,李松就是从中挑选了一些人,将他们的角色注入到了“世间内部服”,其中涌现了“齐天”派掌门“花果山”这样的狠角色。
由于“世间内部服”并不对外,因此从问答系统的用户中挑选一些人是可以的,要不然很难凑齐封测需要的500人。
但如今“世间一服”是公开上线运营,如果不经过别人同意,就将其角色注入到“世间一服”中,肯定是非常不妥的,甚至有可能引发不必要的争端。因此,“世间一服”的所有角色都必须经过玩家同意才行。
这样一来,想要让“世间一服”很快兴旺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李松打算通过三个途径来为“世间”造势。
首先是通过各大兴趣群来宣传“世间”,不过,由于兴趣群成员以中老年人为主,因此效果可能有限。
其次是通过游子来推广“世间”,由于游子的用户以年轻人居多,因此应该可以拉来不少玩家。
再其次是发挥“世间”作为“优秀产品”的优势,请魔都文化出版部门帮忙推介一下。
程主任此前曾要求,将“世间”的宣传材料发一份过来。
松岩VR的两名员工,已经将“世间”的宣传海报做好了,李松看了一下,美术、动画方面都非常棒,不愧是专业人员的手笔,他将这些资料发给了程主任。
晚上8点,各大兴趣群的群主开始推介“世间”这款游戏,游子的众多用户也收到了“世间”的宣传海报,接下来就看“世间”能否被广大玩家们接受了。
这时,任乃轩发过来一条信息:“今天真是郁闷的一天。”
李松连忙问道:“怎们了?”
“下午的时候,我召集贝思开发组开会,我让他们看了‘最忆乌篷船’的那个帖子,大家都说:就连我都想不出游子的那个点子,更别说让我研发的软件产品想到那个点子了。总之大家都挺悲观的。”
李松只好安慰道:“你的团队实力那么强,假以时日,肯定能赶上来的。”
“你就别劝我了。我就想问问:游子是怎么想出那个点子的?”
李松有点犹豫:这可就涉及到技术机密了。
不过,老同学帮了自己那么大的忙,如今既然想知道,那就适当透露一点吧。
于是他告诉任乃轩:“游子的核心是自学习机制,能够不断自我提升;此外游子还通过20多万用户的庞大基数,构建起一个分布式学习系统,彼此互通有无,使得每个游子的知识库都达到了极为丰富的程度。”
此前他在跟汪学涛讨论时,就曾提及过这些内容,如今拿出来跟任乃轩说说也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