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战时期,八路军的一个主力团手下拥有九个营是什么概念?
如果问李云龙的话,他绝对会说:“嘿嘿,老子现在就要打太原!”
说这话的时候,他正在发兵前往太原的路上。
当然,他并不是真地要打太原。
而是新从师部拐走了一个师侦营,为了避嫌,所以才带着部队开拔了。
而且由于周边的防线已经被某个班给扎得千疮百孔的缘故,所以整个太原城现在都有些风声鹤唳。
当新一团朝这边开拔过来时,筱冢义男毫不犹豫地召唤了空中轰炸。
李云龙对于空袭是有所防范的。
当天边传来飞机的轰鸣声时,他便立刻命令部队到道路两旁的密林中隐藏起来。
虽然仍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伤亡,但始终比暴露在机炮下当活靶子要强的多了。
这个将近四千人的大团来到一个名为王家厂的地方之后便驻扎了下来。
随后便以此为根据地,开始着手实施对太原城战略包围的意图。
时间总是过得飞快。
这天,老李正坐在太阳底下,翘着二郎腿。
一边磕着瓜子儿一边听张大喵的汇报。
战报并没有什么能特别引起人注意的地方。
无非就是哪个营拔掉了哪个据点、哪个排打掉了什么炮楼、哪个班又杀了几支巡逻队如此云云。
听得李云龙简直都要睡着了。
张大喵见状,也识趣地将手里的本子一合。
敬了个礼之后,便打算离开。
毕竟团长再怎么躺平,他作为团参谋长的,始终都得盯着战事才行。
“张大喵,你等等。”
“欸,团长,怎么了?”
李云龙耷拉着脑袋,斜眼望着张大喵。
他的眼睛似乎是被太阳刺激得有些张不开。
“秦学义这小子,最近有没有什么消息?”
张大喵熟练地从口袋里掏出一盒老刀牌的香烟递了过去:“团长,小秦最近没啥动静,听说红一团的谷团长去找过他。”
“哦,老谷啊,打算撬旅长的墙角了这是。”
李云龙吐出一口烟雾:“用三个营换一个秦学义,这小子还真舍得!”
张大喵想了想,然后不确定地问道:“团长,以后小秦就彻底不归我们新一团了吗?”
空气突然安静了下来。
良久。
李云龙因为被燃尽了的香烟烫到了手指头,才突然甩了甩手。
但很快他又面色复杂地说到:“都是为战略大局做出的牺牲啊。”
张大喵有些不解地走了。
牺牲?
秦学义和他那十二个弟兄,好像没有人缺胳膊少腿吧?
秋去冬来。
百团大战也进行到了尾声。
鬼子的反扑远比想象中来得迅猛。
有句话怎么说的。
富则火力覆盖,穷则战术穿插。
但由于有李家坡一战的结果在前,导致鬼子现在但凡涉及到大规模动兵,都不敢只单独派一个大队出行了。
至少都是三个大队混编了才能出发!
毕竟八路军一个团就吃掉了一个大队,华北派遣军总共才多少个大队?
这哪能够八路军吃的?
但这样一来,鬼子的动向可以说是一览无余了。
这就好比一个筛子。
编筛子的竹条越粗,那孔径就越大,能通过的物体体积也就更大。
如果编筛子的竹条越细呢?
结果自然是不用多说了。
现在鬼子派出来的部队越多,这竹条也就越粗,就越是有利于以游击战为主的八路军穿插。
这也就是为啥在原本的时空里,老总不惜一切代价都要打掉这狗日的山崎大队的原因。
唯有如此,华北地区的八路军活动空间才更大。
但是当八路军占据主场之后,鬼子不知怎么竟也开始玩起了游击战了。
他们不再依托铁路、公路、据点、炮楼和封锁沟了。
而是化整为零。
先以小队为最大战斗单元,在八路军的辖区内穿梭前行。
在到达指定地点后,各个战斗单元汇合成为一体。
借助于优势兵力和火力,对驻防的八路军和老百姓发动雷霆一击!
随后抢夺战略物资和必要的生活物资,再对当地实行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
而八路军由于前期打得太顺的缘故,又万万没料到鬼子竟然会来上这么一手。
因此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竟再次失去了大片根据地。
不少主力团所驻守的根据地都重新变成了之前那种支离破碎的状态。
而鬼子在此基础上再出奇招,派出了两支挺进队。
直接威胁了总部的安全!
不得已之下,总部机关和师旅一级只能被迫转移。
并且在转移的过程中,一边想办法躲避鬼子的地空火力,一边思索该如何破局。
但就在某天,总部正要按照以往的习惯躲进防空洞以避免鬼子轰炸时。
晴朗的天空之上,竟半天听不到鬼子飞机的动静。
老总觉得十分不合常理。
大家也都认为这是鬼子故意整的错峰出行!
所以总部的所有人都在防空洞里躲了整整一夜。
直到第二天,一名骑兵通讯员跑了回来。
他汇报了来自红一团的消息。
“敌黄崖镇机场于昨日凌晨遭遇不明身份武装分子袭击,现场火光四射,几近天明!敌机二十五架,尽数被摧毁于机场。机场油库、跑道均遭到了惊人的破坏!”
“我部赶至现场,只发现一百多具被重机枪打得支离破碎的敌人尸体。”
这个消息无异于一个重磅炸弹入了水,炸出了滔天的浪花。
老总皱着眉问道:“这是谁的部将?”
“老总,是红一团的。”
“我不是问这个,我是问这是谁打的机场!”
“这……”
众人顿时不敢说话了。
一者,他们确实不知道是谁。
二者,即便是知道,但总部没有下达这样的命令,所以这属于擅自调兵。
“查!”
老总一声令下,整个机关顿时告诉运转起来。
半天之后,才有人交上来一份推测结果。
老总拿起来一看,原来是旅长的署名信。
“秦学义?”
老总看了眼四周,疑惑道:“这名字怎么这么耳熟?”
“就是386旅新一团的那个,您不记得了嘛?打掉了鬼子少将的!”
“哦,是他啊。他现在在干嘛?”
“他一直在李家坡,百团大战后期,他们部队被改编成了黄坪乡游击大队。如果按照预定路线的话,现在应该运动到黄崖镇附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