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在如此昏暗的烛光之下,那钗上的绿羽依然光亮如初,大伙儿情不自禁地被这根颜色夺目的竹叶钗吸引了目光。
连秦青青脸上也露出了震惊的神色。
她原本以为顾司司没有抢到翠羽,肯定会束手无策,更别说司珍房的考核。
而且秦青青给她的翠羽也不过是边角料,看起来好看,实际上那翠羽上的主枝已经被她暗中折断,顾司司即使想利用这个翠羽,也不够造钗之数。
秦青青以为刚刚顾司司说出明日相争不知花落谁家的话,只不过是吓唬她,直到顾司司把那根竹叶钗拿出来的时候,她才知道顾司司所言非虚。
而且那钗上的绿色羽毛,竟比秦青青在翠鸟身上取得的翠羽颜色更为纯粹,不带一丝丝的蓝,绿得就像初生的竹叶。
在看到顾司司手上那支竹叶钗的时候,秦青青就知道自己胜不过她了。
虽然秦青青苦练造钗的手艺,对司珍房也是志在必得,但因为这支绿羽,她的信心瞬间崩塌。
顾司司看着秦青青的神色,知道她今晚肯定是睡不着的了。
看到秦青青愣住了,顾司司十分得意。
她这几天也累了,实在无意再和秦青青争辩,于是当着大家的面把那支竹叶钗放回身上,然后翻身就上了床榻,没多久就传来了她均匀的呼吸声,想必是睡着了。
其他人见顾司司偃旗息鼓的样子,连忙劝说愤愤不平的秦青青一起安歇。
正如顾司
司想的那样,秦青青肚子里憋着气,整晚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
幸好两人的睡榻中间隔了好几个人,要不然今晚整个红莲下房的人也不能好好安歇了。
第二天天还没亮,顾司司的位置早就空了,人也不知道到哪里去了。
也不知道秦青青昨夜是怎样睡过去的,起来脑子都是昏沉沉的,在发现顾司司早就离开了红莲下房,她的心也是空荡荡的。
由于郑太后的缘故,司珍房的选拔结果成了众人关注的目标。
正午时分,在宫人的簇拥下,郑太后如约出现在司珍房。
司珍房外早就围满了看热闹的宫人。
其他人的结果都基本尘埃落定,现在就看谁能够赢得司珍房最后的一个席位。
经过了昨日的争夺翠羽,很多没有抢到翠羽的人都自觉毫无获胜的机会,干脆就直接退赛了。
有些人虽然抢得了翠羽,但金线和其他用物没抢到,她们也做不成这竹叶钗,也就是说她们也没法参加接下来的选拔。
但后者比前者还要幸运一些,因为手执翠羽的人可以把手中的翠羽高价卖出去,给那些没抢到翠羽的人,从中获取暴利。
即使没能进入司珍房,但仅凭当日在司珍房获得的翠羽和金线,已经够得上这些人三四个月的月例。
司珍房财大气粗,也不会跟这些宫人计较这些金线和金珠子,所以有很多人浑水摸鱼以后,便悄然退出了选拔。
最后出现在司珍房的
人,也只有十二个宫人。
其中就有秦青青和顾司司。
郑太后端坐在殿上,十二个参赛的宫人把自己所做的竹叶钗分别放在托盘之内,然后用布盖上,呈上给郑太后。
当顾司司从怀中拿出那根竹叶钗时,那翠羽的颜色竟比在场所有人的竹叶钗还要翠绿得多。
所有人都被顾司司手上的竹叶钗所吸引,包括郑太后娘娘和朱司珍。
朱司珍拿起那根带有菊花绒花的竹叶钗,赞赏地问顾司司,“这钗何意?”
顾司司向朱司珍合了合手,“既然重阳节是思忆故人的日子,又有祈愿眼前人长青安康的意思,所以奴婢选用了菊花为托,点翠为饰。”
“重阳登高喜喝菊花酒,菊花在秋日百花凋零的时候仍然能傲立在枝头,也是生命力顽强之花。而用绒线作花,绒花绒花,寓意荣华,更是吉兆。”
朱司珍看到点翠的地方并无一丝一毫粘合的痕迹,好奇地问,“这看起来并不是翠鸟的羽毛,你是怎么做到的?”
顾司司指着上面的翠羽,感叹一声,“回朱司珍的话,翠鸟的羽毛虽好,但如果为了取羽做钗而枉费了一条性命,虽然其是一只小小的翠鸟,奴婢也于心不忍。”
朱司珍反问,“但你点翠用的羽毛,难道不是从雀鸟身上拔出来的?”
顾司司还没来得及回答,旁边的秦青青马上跪在了地上,大声地说,“启禀太后娘娘,奴婢有事要举报。”
所
有人的目光一下子被她吸引,纷纷侧目。
连朱司珍也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愣住了。
高坐在殿上的郑太后看了秦青青一眼,意味深长地说,“你要举报谁人?举报什么事?”
“启禀太后娘娘,奴婢想举报顾司司弄虚造假!”
顾司司始料不及,用震惊的目光看向她。
只见不远处的秦青青跪倒在地上,妒忌让秦青青面目全非,眼神甚至露出一些凶狠来。
朱司珍问,“此话何解?”
秦青青理直气壮地说,“这顾司司并没有用司珍房提供的翠羽做钗,本来就不符合规定,这绿羽虽然颜色纯粹,但毕竟不是常有之物,也不知道出处。”
“顾司司她连给翠鸟拔取翠羽这么简单的手艺也做不到,还自觉是因为慈悲,实际上不过是为她能力不足而找借口罢了。”
“难不成说以后整个司珍房,都因为她这个大菩萨而不用点翠首饰了吗?”
在场其他宫人被秦青青这番说辞所蒙混,觉得顾司司此举无疑是在嘲讽使用翠羽首饰的贵人主子凶残成性,还没有顾司司她那样慈悲为怀呢。
顾司司没想到秦青青会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这样颠倒黑白的话。
她从没认为她一个人就能改变宫中的常态,也无意去干预别人的做法,她能做的不过是独善其身罢了。
她不想伤害翠鸟的性命,所以她一开始才想到用鹦哥的绿羽代替翠羽,就是这么简单,根本没有那么多
小心眼。
郑太后把目光投向顾司司,问她,“你又有何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