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几个人看到沈飞雪面带怒容的样子,连忙灰溜溜地走了。
其他还在排队的人见状,心里虽然也有疑惑,但也只敢压在肚子里,一声都不敢吭了。
虽然他们并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但他们的病长期有赖赵洵和沈飞雪的诊治,诊金又收得很合理,如果让他们换一处看病,只怕还得多花好几倍的诊金。
可以说,药庐不仅性价比高,连赵洵的医术大家都是有目***睹的,老百姓心中都有一把秤,自然懂得如何选择。
沈飞雪见场面安静了下来,便吩咐守门的人好好看着,别让那些没有眼见力的人来说三道四,影响其他真正有需要看诊的病患。
如果有病患真的不想在药庐看诊,也不要拦着,随他们去就好,本来赵洵开这个药庐就是不挣钱的,每个月还得靠城中的善长仁翁补贴一二,才得以运营至今。
门外的小厮听出来沈飞雪的语气有异于平日,也不敢再调笑,反而认真地应下来了。
把药庐外的事儿一一交代好后,沈飞雪抬头看了看空空如也的门楣,叹了一口气,迈着沉重的步伐,走进了药庐。
她的心情虽然极其糟糕,但药庐外的病患也着实无辜,她也不能说心情不好就不开诊,平白让那些依然信任师徒两人的人失望。
于是,她抖擞了精神,重新投入到平日的看诊中。
赵洵也一样,看起来就和以往无数个日月一样,如常给
那些病患把脉,问诊,施针、用药,并没有因为刚刚的事,而有任何的不快。
沈飞雪看得出,师傅是真的不太在意牌匾的去向,他这个人向来看重的是个人的承诺,既然当初他答应了洪涛,兑现承诺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要是洪涛临时变卦,拒绝了收下牌匾,只怕赵洵还要不自在,硬是要把牌匾塞到洪涛手上呢。
当天的症看得很快。
不知道是因为有些人因为牌匾的事对赵洵师徒失了信心,先行离开了的缘故,还是因为今天的病症情况较轻,师徒两人一同合力,门前排队的人越来越少了。
眼看只剩下七八个病患了,沈飞雪想到赵洵昨夜一晚上没睡好,今天一早又进了宫,想必现在身子应该困乏不堪了。
她贴心地跟赵洵说,“师傅,外面的病症不多了,要不交给我来看吧,您劳累了一整天,不如进去内室歇一会儿?”
赵洵抬头看了看窗外,的确只余下零星的几个病患了,便点了点头,独自走进内室去了。
沈飞雪这才稍稍放下了心,只待把手上剩余的病患看完,便吩咐药庐的小厮,今天早一点把药庐关门了,她想好好陪赵洵聊聊天。
药庐的人很久没有围坐在一起用膳聊天了,上次还是慎王殿下举办祈福灯宴的时候。
当时赵洵为了慰劳痘疫期间,一直辛劳工作的药庐众人,特意自掏腰***,拿了银子出来买了肉菜,大伙儿一起
谈地,当日的场面,依然历历在目。
赵洵性子虽冷,但却不抗拒这种热闹的场面,他虽然不常笑,但当他看到药庐众人同心协力、相处和谐的场面,他的心想必是快乐的。
所以沈飞雪便擅作主张,想用这种方式来抚慰师傅,也意在表明自己以及药庐众人对他的信任。
她自以为一切安排妥当后,看完最后一个病患以后,她也起身进了内室。
沈飞雪本想看看赵洵休息的情况,没想到掀开帘子,却看到赵洵手上拿着一本书,正坐在椅子上细心地研读。
他抬头看到沈飞雪,问了句,“外面的症都看完了?”
沈飞雪点了点头。
此时,她惊讶地发现,赵洵手上拿着的那本书,正是她在紫嬗宫提及的《华夏地方志》。
“飞雪啊飞雪,你看为师是不是真的老了?这本书为师也曾浏览过,现在再看,竟一点印象都没有了。
赵洵眯着眼睛,努力去辨认书上的字体,“而且双目也有些不好使了。
沈飞雪看着赵洵单薄的身躯,有些心酸。
她安慰他说,“师傅不是记性差了,而是每天药庐的病患太多了,每天看完诊,天都黑透了,人也疲乏不堪。哪里还有多余的时间,再行阅读这些书籍?”
赵洵每天的工作十分繁琐,没有一天休息的时候,因为只要他歇下来,病症就会积压下来,所以如果没有十万火急的事情,第二天清晨,药庐会照常开张,
迎接新一天的病患。
沈飞雪并非没有劝过他,但赵洵宁可自己累一点,也不愿意远路而来的病患扑了空,还是坚持看诊。
这样倔强又让人敬重的赵洵,让沈飞雪心疼了很久。
既然劝说不了,那沈飞雪就只好加倍地努力,希望精进自己的医术,也可以为师傅分担一些。
事实上,她的确做到了。
而且,她做得很好,甚至超过了赵洵对她的期望。
现在,沈飞雪颇有些独当一面的趋向,只不过还不够自信,大概是因为赵洵在的缘故,她总是摆脱不了他的影子。
赵洵着意培养她,把毕生所学毫无保留地教予沈飞雪,也有心把自己的衣钵传到她的手上。
但现在他对她最后的考验,就是看她能不能脱离自己的羽翼,独自在京城闯出一片天空。
以至于在回来的路上他都想好了,既然他在药庐一天,沈飞雪就只会在他的影子下一天,如此看来,暂时的离开,便是最好的办法了。
赵洵深深地看了沈飞雪一眼,合上了手上的书。
“飞雪,为师想出一趟远门。”
沈飞雪有些讶异,“出远门?去哪里啊?怎么以前没听过师傅说起过?”
沈飞雪在药庐的那段时间,赵洵最多只是去了去附近的山头去采采药,或者去城郊出个外诊,不过隔天时间就会回来。
赵洵微微一笑,“为师倒是想寻一下这本书上记载的,擅长用蜂针的地方。”
沈飞雪虽然十分不解
赵洵为何突然想通了,愿意放下药庐里的病患,但她向来尊重赵洵的意见,便问道,“什么时候出发?飞雪和师傅一块儿去。”
赵洵目光一闪,“不,为师一个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