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洵朝沈飞雪点了点头,然后竭力平静地向众人说,“的确是......痘疫。”
其他人一听,明显吓了一跳。
有一个矮胖矮胖的中年男子小心翼翼地问,“确定无疑?如果真的是痘疫,那把尸体投入河中的那个人,居心叵测。”
“我们必须把这件事上报朝廷。”
“我怕尸体在河里泡了不知道多久了,护城河又跟城郊的河流相通,我怕水源已经被污染了。”
赵洵一脸担忧地说。
“这具尸体不能再留了,马上烧了吧。”
赵洵回头跟剩下的人说,“我得先回去京城,把这件事告诉守城的官兵,只望现在还不算晚。”
“洪涛,这边剩下的事交给你了。”
赵洵走到洪涛跟前,把自己的另一套防护装备转赠给他。
“你自己留着吧,我这身衣服还能用。待尸体烧完,我会把这身长袍一并烧了。”
洪涛看到自己的判断没有错,死者的确患的是痘疫,证明时隔多年,他的医术并未生疏。
他一方面颇为得意,但另一个方面又不禁为将来潜藏的隐患而暗暗担心。
赵洵点了点头,深深地看了洪涛一眼。
然后脱下身上的长袍和护手套,用带过来的高浓度白酒反复洗了又洗双手,这才偕同沈飞雪上了马车。
“师父,你身子可好?是否有什么异样?”
一回到马车上,沈飞雪首先关心的就是赵洵的身体。
既然已经确定了痘疫再现京城,那么直接接触过死者的赵洵,将陷入感染的风险之中。
“暂时来看,一切无恙。”
赵洵淡淡地说,目光所及之处,山坡那边生漆了缕缕白烟。
看来义庄的人念完往生咒,把柴堆点燃了。
“师父,你跟那个叫洪涛的男子,是同门?”
这个问题一直围绕在沈飞雪的脑海,只是她在外人面前一向话不多,也不习惯插嘴,这次回到马车上再无外人,沈飞雪才把心中的疑惑说了出来。
“对,他是我为师的师弟,辈分来说,你还得尊称他一声师叔。”
赵洵斜斜地倚在窗旁,显得有些疲累。
“那为什么师叔会在义庄谋生?不是应该和师父一样悬壶济世吗?”
沈飞雪回忆起那个男子一身污脏,说话也是粗粗鲁鲁的,满满的市井气息,和自己的师父想比,完全看不出来昔日也是个精通医术的大夫。
“当初为师和师弟同是洪水村的村民,二人一同上山求师父传授医术。”
“师父见我俩实在有诚意,攀山涉水的,中途也受了不少的苦,于是把我们收于门下。”
“因为为师较年长,所以我为师兄,洪涛为师弟。”
“一开始那几年我们两人刻苦专研,从师父身上学到了很多为人济世之道。”
“因为洪涛机敏好学,悟性又高,所以师父有意让洪涛继承其衣钵,学习更精深的医术。”
“但有一段时间,洪涛不知道遇到什么事情,整个人性情大变,就像换了一个人一样。”
“对医术也没有以前上心了。后来还直接叛出师门,另外拜了一个当时十分有名的仵作学习检验尸体的技能。”
“师父十分痛心,竟被气得一病不起。为师也曾劝说洪涛回头,但他主意已决,坚决不肯回头。”
“师父郁郁寡欢数载后黯然逝世。临死前把他毕生的精髓心血写成了一本叫《传世金方》的书,放到我的手中,让我好好研读,说我以后必有成就。”
“师父所托,我只能含泪接受。但我也知道,师父一直放不下洪涛,所以这些年我也一直在寻他。”
赵洵回忆起当日师父喃喃地呼唤着师弟的名字,苍白的脸,花白的胡子,眼睛已经无力睁开,但嘴里心里还念着他那个不肖的徒儿。
赵洵只要一想起这一幕,就会十分心痛难受。
连带着对洪涛也带了点怨恨。
他不理解洪涛为何有如此的转变,他恼怒于洪涛在知道师父命悬一线的时候,还狠心拒绝上山见师父最后一面。
但他也知道,那本《传世金方》师父是属意洪涛的,所以赵洵想寻到他,把师父最后的心意传达给他。
只是没想到多年来洪涛了无音讯,今日重逢,却是这般光景。
两人甚至来不及说上几句话,就要分道扬镳了。
正如洪涛所说的那样,他是仵作,赵洵是大夫,两人不过各司其职而已。
现在京城出现痘疫的病患,那很可能痘疫已经传散开去了,师兄弟两人首先想到的并非往日的恩恩怨怨,反而是京城百姓的安危。
赵洵回去后,马上跟守城的官兵禀告此事。
守城的官兵自然认得这个名满天下的名医,得到他金口玉言说出死者就是患有痘疫,自然胜过他人万语千言。
官兵们也不敢耽误,马上上报上去,一层一层,一级一级,半年的时间已经到了慎王的耳边。
慎王自然十分重视,马上让下面的官员发出告示,嘱咐这几天尽量使用深井水,避免使用河水煮食,以免染上痘疫。
另外,护城河那边,先用大量生石灰投放在河水之中,以求达到杀灭痘疫,净化水质的作用。
待连续投放生石灰三天后,才能把护城河里的水统统放掉,再引入新水。
一时间,街道是全是来去急匆匆的官兵。
每个人都用面巾蒙住口鼻,穿戴了特殊的防护长衣,往护城河那边运送从全国各地调拨过来的生石灰。
昔日碧水长流的护城河,现在却浓烟滚滚,热浪翻腾。
住在护城河附近的人家都明显感受到空气中扑面而来的燥热。
就像地狱里的油锅一样,大家都成了备受折磨的厉鬼。
加上有很多捕风捉影的谣言传出,也不知道出处,弄得普通百姓人心惶惶,惶恐不可终日。
毫无意外地,城里的大米,油盐都被抢购一空,大家都生怕去晚了抢不到什么好东西了,都早早去占位置,能买多少就尽量多买一些。
店铺的东主见有利可图,纷纷哄抬价格,百姓苦不堪言。
昔日一两银子能买二十斤大米,昨天只能买到十斤,今天更是只能换得两斤,大概明天,即使你有银钱也不一定能买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