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校,新气象,新生活,重新开始踏上新的征途。
正常的展开肯定是这样的,但这并不适合我。
我是个怀旧的人,我总对别人说我的性子淡薄,对以前的人或事,都不会有很深的印象,而事实正好相反,很久之前的小事,我都记得一清二楚,或许这就是别人所说的无情最是多情人吧。
一个12岁的少年从乡镇小学转到城市小学时,最大的障碍就是沟通,一嘴乡下土话总是融不进圈子里,每到这个时候,我总是想念父母(第一次出门寄宿读书,当晚哭了一鼻子),回想着以前的学校,以前的同学,还有她,我最好的朋友。
和新同学虽是同龄,但爱好和兴趣却是千差万别,他们谈论的是篮球,足球,漫画,电影,甚至电脑游戏。
而在我十二年的人生里,玩的最多的是丢手绢,丢沙包,档次高低立判呢!
说不羡慕是假的,但是要对我之前的生活产生厌恶感,却是绝对不可能的。
我体会不到他们的乐趣,他们也体会不到,我在原野驰骋,在河里畅游,在果园穿梭里的欢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欢悲,这种欢悲很大程度上是不会共通的。
即使你有多么不情愿,但生活在后面催着你,累了困了乏了,休息须臾,打起精神,还得昂头挺胸,继续向前走。
过了烦躁期,我开始慢慢接受新环境,认识新的同学,结识新的朋友,慢慢改变说话的方式,不能改变环境只有改变自己,让自己适应环境。
回家路途遥远,车费也很昂贵,为了减少耗资,我四个礼拜回一次家,不能再给父母添加负担了。
第一次回家的时,在离家还有十里路左右,我就按耐不住自己的心情,恨不得一步跨到家里面,这个时候,我只想见到我的父亲和母亲。
下了客车后,我看着对面的山,桥下的水,郁郁葱葱的树木,绿油油的小草,呼吸着混杂着泥土气息的空气,一阵阵的欢喜,雀跃不已。
我回家后,父亲和母亲自然也很高兴,马上开灶做饭,恨不得让我一口吃成大胖子。
天下父母心,俱是如此,他们自己可以凑活着过日子,但一定要把最好的永远留给自己的孩子。
和父母相见欢后,我借着散步的由头来到了隔壁村,向以前的同学旁敲侧击有关她的讯息,知晓了她的消息,我很想即刻去见她,但又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这是不切实际的,我回家只能呆一晚上,做不了其他的事情,心里只能祝愿她安好。
就这样,寒来暑往,日夜交替,在升入五年级的时候,我再一次遇见了她。
也许,有人会讶异,为什么寒暑假不能见面呢?因为这里是农村,前后几个乡村只有一辆客车通行,她们的村子在山里面,我根本找不到,不向现在一个视频就可以天涯咫尺,况且,那个时候我们只是十三四岁的毛小子和毛丫头,哪里会有那么多的悲思愁绪呢!
五年级的时候,我再一次遇见了她,和第一次一样,她没看到我(周围人太多,层层叠叠围了一大圈),我第一眼看到她,心忽闪了一下,眼前人和脑海里的人影渐渐重合,是她,真的是她。
她扎着马尾辫,穿着红色的运动服,出现在门口,我的眼神越过其他人,始终落在她的身上,看着她穿过人群,坐在了与我相隔两组的座位上。
越过人影,我久久注视着她的侧脸。
命运?
我脑海里突然冒出这样一个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