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服装和生活习惯,到思想。
人物变得更加丰富和立体!
一个个细节,刻画出了别里科夫的特征:因循守旧,恐惧变革,谨小慎微,胆小怕事。
接下来。
小说用一个个典型的情节和细节,来强化别里科夫这种性格。
“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就好像别里科夫的口头禅一般,一次次地出现。
虽然小说描写的是雪国人,但是,李奇却心有戚戚然。
生活中,工作中,也经常有这样的人出现。
自我审核、自我设限、自我消耗、自我阉割……
就好像含羞草一般,小心翼翼地蜷缩着,生命不敢舒展,每天都在惊恐欲绝地考虑着,我是不是哪里犯错?哪里违规了呢?
李奇当然知道,这种心理状态是病态而扭曲的。
可是,是谁把他们变成这样了呢?
而且,小说的推进,还更深入了一步。
如果别里科夫只是自我设限,那似乎也就这样了,大家无非觉得这个人可悲可怜罢了。
但他不仅自我设限,还开始限制别人,禁锢大家,就让人有点无法忍受了。
他总是像一个幽灵一样不请自到地造访每个教师的住所,一句话不说地坐上一两个钟
头,然后又像幽灵一样地消失了。
他的恐惧像毒瘤一样一点一点地蔓延,传染给他周围的每一个人。
他在学校里待了15年,整个学校乃至全城被他这样的情绪控制了15年,竟然在这样漫长的时间里没有一个人想要反抗,想要对他说一个不字。
全城的人被他搞得什么都怕: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寄信、交朋友、读书,不敢周济穷人、教人识字,不敢吃荤、打牌,不敢搞任何娱乐活动,人们都像他一样蜷缩在自己的套子里苟且偷生。
但变化发生了。
学校里新来了一位史地教师,从国外来的。
与他一起来的还有他的姐姐瓦连卡,他们的到来如同一块石子一样把死水一潭的沉闷生活搅起了涟漪。
瓦连卡简直就像蜜饯水果,活泼极了,很爱热闹,老是唱抒情歌曲,扬声大笑。
她就像一个神话中的爱神、美神一样从浪花里钻出来了。
她似乎只会哭或者笑,对她们来说不哭不笑的心情是没有的……
这样的快乐甚至也感染了“套中人”别里科夫。
在众人的怂恿下他甚至打算向瓦连卡求婚了,不过也仅仅是打算罢了。
结婚以后要承担的义务和责任把他给吓住了。
尤其让他害怕的是瓦连卡姐弟两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
他认为他们为人师表竟然骑着自行车穿街而过简直不成体统,以瓦连卡这样的活泼性情,说不定以后就会惹出什么麻烦来。
于是他来到瓦连卡弟弟那里,告诉他这不应该那不应该,这不对那不对。
看到这里,李奇都对“套中人”产生了一丝丝怒意。
没错,原本李奇是从技巧的角度来分析和评定这篇小说,但是,这一刻,他都恼火了。
骑个自行车罢了,有什么了不起的呢?算得上什么十恶不赦的罪恶吗?
而小说里,套中人的解释是:
“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还能希望学生做出什么好事来?他们所能做的就只有倒过来,用脑袋走路了!既然政府还没有发出通告,允许做这种事,那就做不得。”
虽然透过种种细节,比如前文提到的“马车”“书信”能够看得出故事发生的背景比较早,甚至可能是封建时期,骑自行车在当时,应该属于比较罕见的行为。
但,看到套中人一次次地干涉他人生活,乃至阻挠社会进步,李奇还是忍不住想爆锤他一顿。
法无禁止即可为!
如果处处都要允许和批准,这社会
还有一点活力吗?
而,接下来的情节发展,也是大快人心,让李奇大呼痛快!
套中人和华连卡的弟弟因为这件事发生了争执,最后,华连卡的弟弟还动了手。
【在他后面一把抓住他的衣领,使劲一推。
别里科夫就连同他的雨鞋一齐乒乒乓乓地滚下楼去。
楼梯又高又陡,不过,他滚到楼下却安然无恙,站起来,摸了摸鼻子,看了看他的眼镜碎了没有。
可是,他滚下楼的时候,偏巧华连卡回来了,带着两位女士。
她们站在楼下,怔住了。
这在别里科夫却比任何事情都可怕。我相信他情愿摔断脖子和两条腿,也不愿意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是啊,这样一来,全城的人都会知道这件事,还会传到校长耳朵里去,还会传到督学耳朵里去。哎呀,不定会闹出什么乱子!】
看到他的狼狈相,意中人华连卡发出一阵清脆的大笑。
而这愉快的笑声,结束了一切,也将为小说画上一个句号。
【结束了预想中的婚事,结束了别里科夫的人间生活。他没听见华连卡说什么话,他什么也没有看见。一到家,他第一件事就是从桌子上撤去华连卡的照片;然后他上了床 ,从此再也没起
过床 。
过了一个月,别里科夫死了。我们都去送葬。
我们要老实说: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我们从墓园回去的时候,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像那样的感情,我们很久很久以前做小孩子的时候,遇到大人不在家,我们到花园里去跑一两个钟头,享受完全自由 的时候,才经历过。】
看到这里,李奇大呼痛快!
这种情绪很质朴很简单,就好像看爽文一样,那就是反派必须死。
没错。
虽然短篇小说字数很少,但是,在李奇的感受中,“套中人”别里科夫是塑造的最成功的反派之一。
太招人恨,也太招人厌了!
只是,李奇爽不过三秒。
小说最后写道:
【我们高高兴兴地从墓园回家。可是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跟先前一样郁闷、无聊、乱糟糟了。局面并没有好一点。实在,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小说到这里戛然而止,但余韵悠长,含蓄隽永,让人回味良久。
李奇的笑容,僵硬在脸上,也陷入了深深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