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大夏水军
回到坤宁宫。
看着,埋怨不带他们出府蹭饭的太子和小公主。
高皇后赶紧把双皮奶拿了出来。
一时之间,又愣了神!
这情景,和太子他们从忠勤伯府回宫太相似了!
她往常还抱怨兄妹俩,又吃又拿呢!
哈哈哈,不愧是一家人!
陪嫁王嬷嬷看着高皇后出宫一趟后,心情飞扬。
和皇帝的感情貌似都好了很多,也没有冷着脸了,心里都把袁夫人捧上了天。
还想着要和宫外的表姐(高老夫人)再通个气,让家里和忠勤伯府再把交情加深一下才好。
王嬷嬷也是卫国公府在蜀地时候的老人了,说起来,她还是高老夫人的远房表妹。
她当年新寡后,遭受了婆家的虐待。
导致半岁三个月大的女儿,重病后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最后夭折了。
王嬷嬷从婆家逃离出来后直接投奔了表姐,恰好遇到奶水不够吃的高皇后,就帮着养了小半年。
之后,她就表示只想帮着表姐照顾侄女,想在高家求一个安身之处。
王嬷嬷帮着表姐养大了侄女,只当成亲生的一般对待。
等到高皇后嫁人后,主动要求跟着来了蜀王府,如今又跟来了京城。
于高皇后而言,王嬷嬷也是和亲娘一般重要的存在。
其实翠花两口子送出火锅配方,也是图个省事。
黑娃是这么说的:“咱们庄子就那么大,又做挂面又做豆瓣酱的,还不够你忙活啊?你就说,配一个火锅底料要用到多少味香料?”
翠花不得不承认,男人出的这个主意更好:
“确实如此,有一部分调味料,现在都还在药店里面当药材用呢!我要做这个的话,还不知道要找多少商家才能凑得齐,购物不便利啊!”
黑娃连连点头:
“所以嘛,这门活计,送给皇后娘娘其实是最好的!
它虽然没有水泥马桶这两门生意赚钱,但是,只要味道搞得好,一年赚上百万两也不成问题的!
谁家都不会觉得百万两银是个小钱,以后皇后娘娘肯定会知道你送的这个人情有多厉害!”
“皇家也是要给闺女准备嫁妆啊,嘿嘿,这静瑶小公主以后的驸马有福了,公主可是自带下蛋母鸡的。”
翠花表示对帮小公主挣嫁妆银子,很有信心。
黑娃的马屁随即跟上:“这还得多亏了我媳妇儿啊,好媳妇,好花花,咱不说那些铜臭之事了,媳妇儿,我都三天没那啥了,你的亲戚走了没有啊?”
翠花气结:“咋,我家亲戚走了,你要造反了啊?”
这话还没说完,就给人堵住了嘴。
饿了几天的男人,晚饭又吃得那一个饱,这还不要好好的运动一场,消化消化啊!
反正到了最后,也不知道是谁造了谁的反,双双精疲力尽,都瘫在了床上。
夏洪棣看着皇后今晚心情美丽,顺势就宿在了坤宁宫。
已经冷了皇帝一个多月,今晚的高皇后在皇帝的爪子抓过来了,也没有反抗。
试探的结果让夏洪棣很惊喜。
高皇后也动了几分情。
她大概,也是不讨厌他的吧?
皇帝:皇后肯定爱惨朕了,朕一疼她,都激动的要哭了,嗯,就是这样!
一年的时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
高怀瑜之前受的刀伤,在盾鱼岛上足足调养了半年时间。
他皇帝姐夫后来给他增加的五万水军,如今也都操练出来了。
个个全身上下的皮肤,都被晒得黝黑!
每日有一半的时间都在水里扑腾,杀敌的本领可一天都不准落下。
好在,岸上的粮草补给,每隔三个月送来得都非常及时,份量也是足足的。
他们还能在海岛上自己种些瓜果蔬菜。
甚至,连猪崽都养上了。
其实几个海岛上都不缺猎物,肥美的海鲜更是餐餐吃。
小伙子们个个身体都倍儿棒。
除了基本的粮草和兵器装备,在夏洪棣做了皇帝后,军部的火铳自然就被他掌握了。
他家老丈人知进退,进京之前就上交了蜀地的兵权。
小舅子帮他在那偏远的海岛上挖金子,煮盐巴。
后来倭人来袭,小舅子还受了重伤。
夏洪棣一怒之下不但给增兵了五万,大海船十艘,还给小舅子配了五百只火铳。
以后,大海,就靠小舅子去征服啦!
高怀瑜带着他的五万多水军,在这一年的时间里,除了练兵还是练兵。
闲暇之余,他们还把盾鱼岛,附近的海岛群都翻了一个遍。
大金矿是没有的,不过小金矿和银矿还是发现了几个。
他们给那些挖矿的黑奴提高了待遇。
一日三餐,都给他们吃得饱饱的,也不随意打骂。
这些人对新主子很是感激,活儿也干得很带劲儿。
盐场的煮盐一直都没有停过火,甚至还加大了煮盐的规模。
夏洪棣从岸上运去了一千多煮盐工,出盐的数量比之前翻了一番还多。
之所以,一刻没停下练兵,高怀瑜也是咂摸出了一些道道。
他们高家在蜀地已经没了兵权。
而且跟着姐夫一路打过仗的将军,就是如今的京城里也不少。
陆地上,他们高家已没了优势。
那么,在海上,他必须得为家族挣出一条路来。
还得是一条,别人没有办法替代的路。
时不时的,他还从遇上做海贸的一些商贾那里,拼凑出了一些情报来。
根据打探来的消息,大海的另一面,还有很多他们未知的国度啊!
他觉得,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水军,才是大夏最尖锐的武器。
所以,金矿,盐巴都是钱财小道,他也没多稀罕。
还奏请了户部,请求派人驻守金矿和盐场。
他们就不掺和这些个生意了!
他们唯一的身份就是大夏水军!
高家人不稀罕,不代表旁人不稀罕呀!
大夏朝的盐业主要在江南一带。
不过这些盐场,基本都是各大世家掌控的,轻易不会让外人插手。
历代的朝廷都拿这些世家没有办法。
朝廷如今唯二能管控的盐产地还有一个,巴蜀,井盐。
这还得多亏了天顺帝在蜀地呆了十多年,岳家又有兵权。
蜀地的井盐加上盾鱼岛的海盐,源源不断的运往大夏朝各府,才使得百姓们有了价格实惠的官盐可买。
江南的盐业,也没了以往的硬气。
他们在盐税上做的文章,朝廷多少年来可都是查不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