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玄幻魔法 > 红楼梦AI版 > 第239章 质本洁来还洁去

第239章 质本洁来还洁去(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阿念,卿命如歌 九个老爷爷,从调教成系统开始 末日再临临 拯救仙尊之遇到的男人都是恋爱脑 软饭硬吃:美女总裁想要攻略我 我愿终生:与月同眠,与魔同寝 有我在的地方不存在末世 悠闲人生:我有万亩草原 每次上热搜都是因为副业 [足球]葡萄牙美丽传说是属于上帝之子的

话说紫鹃见黛玉昏睡过去,以为已经灵魂出窍,大事已了,于是翻开一个黛玉平时保管衣服箱子,准备翻出洁净衣服,却不料翻出一个鎏金盒子,打开一看,竟然是一条红玉带,上面玉块上还刻有字。不及细看。

突然听见黛玉喊了几声“错了!错了!错错错!”醒了过来。黛玉咳嗽了一声,众人喜出望外,紫鹃立刻跑到炕边站着,弯下腰,在黛玉身后轻声问道:“姑娘,喝口水吧?”黛玉微微点了点头。雪雁连忙倒了半碗滚烫的白开水,紫鹃接过来托着。黛玉又咳嗽了一声。

紫鹃趁机问道:“姑娘,喝水呀!”黛玉又微微应了一声,似乎想要抬起头来,但却无法抬起。紫鹃爬上炕去,坐在黛玉旁边,端着水试了冷热,送到黛玉嘴边,扶着她的头,让她喝了一小口。紫鹃刚要拿开碗时,黛玉表示还想再喝一口,紫鹃便托着碗不动。黛玉又喝了一口,摇摇头表示不想再喝了,喘了一口气,然后继续躺下。

原来,黛玉虽然病势沉重,但她的心智仍然清晰。此时,她的生命似乎走到了尽头,但却又奇迹般地苏醒过来。她的梦中情景历历在目,她又想起那时贾宝玉曾对林黛玉说:“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我若病死了,你替我去驮碑,若有心欺负你,明儿我掉在池子里,教个癞头鼋吞了去,变个大忘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这不就是暗示她将嫁入王室成为一品夫人,而宝玉只是日后为她守灵的人吗?

在她的脑海中,那首名为《枉凝眉》的曲子不断地回荡着,提示他俩的爱是镜花水月终究是一场空。黛玉心中的疑团已经解开,自然不再有之前寻死的念头了。尽管她的身体仍然软弱无力,精神也显得有些短少,但她还是勉强能够回应一两句了。

李纨、探春、平儿等人看到黛玉从死亡的边缘回来,既感到惊喜又安慰了她一番。之后,她们依次离开了潇湘馆,将这个消息传递给了贾母、王夫人和凤姐。在贾母的住处,凤姐叫来了紫鹃,她问道:“姑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真的让人如此害怕!”紫鹃回答说:“实际上,我之前看到的情况并不好,但是没想到姑娘竟然能够度过这个劫难,死而复生,这让我感到很奇怪。”

贾母笑着说:“你也别太相信他的话。他懂得什么?他只是看到不好的情况就说出来,这是他明白的地方。小孩子只要不懒散、不笨拙就好了。”说完这些话,贾母等人觉得黛玉应该没有什么大碍,于是就把心放在宝玉这边。而宝玉也在逐渐康复中。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黛玉的病情明显好转。这主要得益于她服用了北静王送来的名贵药品,其中包括“香橼大药丸”和“大力补心丹”等。这些药品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和炮制的,疗效显著。

除了服用这些药品,黛玉还按照医嘱,将十二颗“子珠”磨成粉末,每天服用一颗。最后,她还将那颗珍贵的母珠碾碎服下。果然,黛玉的精神状态大大改善,心情愉悦,病情神奇地消失了。

为了确保黛玉得到及时的诊治,北静王还安排王太医每隔数天为她诊治。不到半个月,黛玉的身体状况明显好转,可以下床走动。虽然还有些虚弱,但已经没有了之前的病重感。这无疑给了黛玉巨大的鼓舞,也让她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在事情的进展过程中,一波未平,又起一波。接着传来的消息是,贾府已经接受了北静王的聘礼,并且已经定下了日期。黛玉将会在北静王春狩之前过门,成为他的侧妃。

黛玉,这个原本只心系宝玉的女子,面对这残酷的事实,心已破碎。她曾梦想与宝玉共度一生,如今梦想破灭。贾府中的李纨、凤姐、王夫人、薛姨娘等人纷纷上门,劝说黛玉。黛玉最初坚决不答应,但凤姐说这是为了救宝玉。当初答应嫁给北静王,才能要回通灵宝玉。周姨娘、探春、平儿等人也帮忙说服,再加上北静王已求皇上为此事下旨赐婚,事情已无转圜余地,否则贾府将面临大灾难。

在这个令人痛心的时刻,黛玉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无助。她曾以为能永远陪伴在宝玉身边,但现在却必须做出这个艰难的决定。她止不住地流淌着眼泪,内心的悲伤难以言表。然而,她明白自己不能让贾府陷入更大的困境,为了家族的利益,她必须牺牲自己的幸福。

在众人的劝慰下,黛玉渐渐接受了这残酷的现实。她明白这是她唯一能为宝玉做的事,也是她对贾府的责任。尽管内心痛苦不舍,但她还是决定勇敢地迎接新的开始。无奈之下,黛玉大哭一场后默默点头答应了婚配。

黛玉在婚礼前夕独自坐在房间里,回想起与宝玉在一起的日子。那些甜蜜的回忆如同流水般涌上心头,让她不禁泪流满面。她想起了他们第一次相遇时那个温柔的眼神;想起了他们一起赏花、游玩、读书、作诗时那份快乐;想起了他们在一起度过的每一个难忘时刻。

那日月色蒙蒙,透过云层,映照在京城的繁华之上。夜幕下的北静王府和贾府,灯火通明,欢天喜地。北静王的娶亲队伍在一片喜庆的气氛中,浩浩荡荡地来到了荣国府前。他们的到来引起了一阵骚动,人们纷纷从家中走出,来到街头观看这场盛大的婚礼。贾府门前的喜庆气氛弥漫开来,人们欢声笑语,祝福着新婚夫妇未来的生活幸福美满。

锣鼓的声音此起彼伏,如同激昂的战歌,回荡在整个荣国府上空。鞭炮的声音更是震耳欲聋,每一声爆炸都像是在庆祝这个特殊的日子。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音乐,让人感到既激动又兴奋。

按照宫里的规矩,北静王的娶亲队伍用十二对提灯来照亮前方的道路。这些提灯都是精心制作的,上面绘有各种各样的图案,既有吉祥的凤凰和龙,也有美丽的花朵和云彩。它们在夜空中摇曳,如同繁星点点,给这个夜晚增添了几分神秘和浪漫。

在队伍的最前方,一辆由八名轿夫抬着的华丽轿子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这辆轿子是专门为今天的新娘林黛玉精心准备的。它的四周都被红色的丝绸所装饰,这种红色既鲜艳又庄重,给人一种喜庆而又不失威严的感觉。轿子的四个角上都挂着金色的铃铛,每当轿子移动时,铃铛就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如同美妙的乐曲在空中回荡。

在这辆华丽的轿子中,坐着的就是今天的新娘林黛玉。她身穿一袭红色的嫁衣,如同烈火般炽热而鲜艳,展现出她即将步入新生活的喜悦和期待。她的头上戴着金光闪闪的凤冠,那是皇家的象征,也是她身份的证明。尽管她的脸上带着一丝僵硬,但那幸福的笑容却无法掩饰,那是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执着。

她的眼睛紧紧地闭着,仿佛在沉思,也仿佛在祈祷。眼角的泪痕清晰可见,那是她对过去的回忆,也是她对未来的期待。那些泪痕,或许包含了她对宝玉的不舍,也或许包含了她对未来生活的担忧。然而,无论未来的生活将会如何,她都会坚定地走下去,因为她知道,只有这样,她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黛玉,你准备好了吗?”北静王的迎亲队伍已经等候在门口,他走到林黛玉的面前,眼中满是深情和期待。

林黛玉微微点头,低头不语,眼泪又流了出来。她知道,自己即将成为北静王的妻子,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任性妄为。然而,她的心,却难以割舍对贾宝玉的深深思念。

北静王见林黛玉泪流满面,沉默不语,心中有些担忧。他深知林黛玉对大观园的眷恋,但也明白她身负重任,需要成为他的得力助手,共同管理好这个大家庭。

“黛玉,我知道你对大观园有着深厚的感情,但我们现在要面对的是新的责任和挑战。”北静王轻轻地说道,“作为我的爱妃,你需要放下过去的烦恼,与我一同承担起管理这个大家庭的责任。”

林黛玉抬起头,看着北静王的眼睛,感受到了他的坚定和决心。她知道,自己不能再沉浸在对贾宝玉的思念中,而是要勇敢地面对未来的生活。可是眼角还是不由自主流出了一丝眼泪。

“我会努力的。”林黛玉轻声说道,“我会尽力成为一个好妻子,也会与你一起管理好这个大家庭。”

北静王听到林黛玉的承诺,心中松了一口气。他知道,林黛玉是个聪明且坚强的女子,只要她愿意放下过去,他们定能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黛玉,你会是我的好王妃。”北静王柔声安慰,试图消解她内心的忧虑和不安。

林黛玉抬起双眼,与北静王对视。她深知,这是她的命运,也是她的责任。于是,她紧咬牙关,微微点头,表示已做好准备。

北静王微笑着紧握她的手,引领她走向迎亲队伍。他将林黛玉送上轿子,自己则骑上一匹高大的马走在轿前,一路热闹地回到北静王府。

北静王府,位于繁华的京城之中,却仿佛与世隔绝,自成一景。府邸的大门紧闭,门前两侧矗立着两只石狮,威武庄重,仿佛在守护着这座府邸的安宁。大门上方悬挂着一块匾额,上面刻着“北静王府”四个大字,笔划苍劲有力,显得十分威严。

走进府邸,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宽阔的庭院。庭院中央,一座巨大的假山巍峨耸立,山上绿树成荫,鲜花盛开,显得生机勃勃。山下有一条小溪,溪水潺潺,清澈见底,水中的鱼儿在游动,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庭院的四周,是一排排精致的房屋。这些房屋的屋顶上覆盖着青色的琉璃瓦,阳光照射下来,闪闪发光,显得十分华丽。房屋的墙壁上,镶嵌着各种精美的砖雕,每一幅砖雕都刻画得栩栩如生,仿佛在讲述着一个个美丽的故事。

庭院的一角,有一座小型的花园。花园中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草,有娇艳的牡丹,有清新的菊花,还有高雅的兰花。这些花草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在那个充满喜庆气氛的洞房花烛之夜,黛玉久久地坐在灯烛下,期待着北静王解开她的盖头。然而,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子时已过,却依然没有见到北静王的身影。黛玉感到有些困倦,于是她自行更衣上床,盖上了龙凤锦被。她忐忑不安地继续等待,心情愈发紧张。

终于到了丑时,北静王才小心翼翼地上床,很快就睡去了。黛玉作为一个未经人事的少女,面对眼前的情况感到无比震惊。她轻轻地侧过头,目光落在已经安静入睡的北静王身上,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深深的叹息。她默默地想:“他外表清新脱俗,却真真是一个银样镴枪头的人啊!”她的眼泪无法控制地流了下来,湿润了床单。

黛玉作为一个未经人事的少女,面对眼前的情况感到无比震惊。她轻轻地侧过头,目光落在已经安静入睡的北静王身上,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深深的叹息。她默默地想:“他真是一个外表光鲜,却真真是一个银样镴枪头的人啊!”她的眼泪无法控制地流了下来,湿润了床单。

尽管她的内心充满了惊讶和无奈,但她也明白,事情已经发生,无法再有任何改变。于是,她只能接受这个事实,顺其自然地面对新的生活。那个夜晚,黛玉在泪水和惊讶中逐渐沉入梦境……

在梦中,黛玉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她原本的居所——太虚幻境。然而,她的归途并非一帆风顺,她在途中遇到了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他们边走边谈,讨论着一段发生在西方灵河岸边三生石畔的神秘故事,这就是人们口中的“风流公案”。

渺渺真人开始讲述:“据传,神瑛侍者曾经下凡,化身为荣国府贾政的儿子,他的乳名叫宝玉。而绛珠仙草也不甘示弱,她下凡降生为巡盐御史林如海的女儿,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林黛玉。世人都认为,神瑛侍者就是贾宝玉的前身,他对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有过灌溉之恩,这是否真的呢?”

茫茫大士听后,哈哈大笑起来:“世间的事情,真真假假,假假真真,难以分辨。后世的人们以为神瑛侍者就是贾宝玉的化身,但实际上,贾宝玉只是神瑛侍者的一个投影,或者说是一个替代品。真正的神瑛侍者并不是贾宝玉,而是北静王。至于这个秘密,天机不可泄露。”

那僧人微笑着说:“这件事情说起来真是令人发笑,竟然是一个千古未闻的奇闻。原来在西方灵河岸边的三生石旁,生长着一株绛珠草。这株绛珠草时常受到赤瑕宫神瑛侍者的照料,他每天都会用甘露来灌溉它,因此这株绛珠草得以长寿。要知道,这株绛珠草生长在三生石旁,是因为情感而生的,它的血泪凝聚在一起,世间只有这么一株,可以说是非常稀有的植物。

西方佛国赤瑕宫的神瑛侍者,对世间的“情苦”感到怜悯,他不愿意看到这株绛珠草因为枯萎而死去,于是心生善念。这所赤瑕宫原本是佛门中用来惩戒修行者思过的地方。一旦有人犯了错误或者修行出现问题,就会被安排到赤瑕宫中进行修行。神瑛侍者曾经因为对嫦娥的痴心妄想,导致修行出了差错,于是他被安排到赤瑕宫中居住。也正是因为修行不圆满,道心有瑕疵,他才会对因情感而生的绛珠草产生怜悯之情。”

那僧又继续说道:“于是,神瑛侍者找到了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希望能够得到她的帮助。观音菩萨取出杨柳枝,将其蘸入瓶中的甘露中,然后在神瑛侍者的手心里画了一道起死回生的符字。她告诉神瑛侍者将这道符字放在草根之下,只要看到水从那里涌出,就说明已经成功了。

观音菩萨的玉净瓶中的甘露是拯救万千生灵的功德所化,号称三界中无物不能救治。因此,自然能够让绛珠草起死回生。然而,后来的情况却出乎意料。绛珠草不仅受到了天地精华的滋养,还得到了雨露的滋润。这使得它能够摆脱草胎木质的状态,转变为人形,最终修成了一个女性的身体。”

那位僧人继续他的讲述:“那绛珠草整日都在离恨天之外游荡,当它饿了的时候,就会以蜜青果作为食物来充饥;当它渴了的时候,就会饮用灌愁海水作为饮料。然而,由于它尚未报答那些曾经灌溉过它的恩人,所以它的内心深处就郁结着一段无法割舍的情感。道家将绛珠仙子收编后,便将她安排在了太虚幻境,由警幻仙子负责照顾。

那绛珠仙子来到了离恨天。在这个神秘的地方,她与神瑛侍者相遇了。然而,他们分别属于佛道两家,注定他们不能走到一起。尽管如此,绛珠仙子对神瑛侍者产生了男女之间的感情。

当神瑛侍者下凡投身皇室享受荣华富贵时,绛珠仙草也偷偷地跟随着他,投身官宦之家。她希望能够在日后有缘相见,用一生的眼泪来偿还当年所受的灌溉之恩。

慈悲心固然是美好的品质,但如果心生妄念,或者不愿意割舍掉心中的挂碍,那么这些妄念就会成为心魔。因此,绛珠仙子和神瑛侍者都需要学会放下心中的执念,才能真正地走到一起。

三生石原本是情之所聚的地方,却成了斩断情缘的地方。情感堕落后化为血泪,凝聚在一起形成了绛珠草。绛珠草是由血泪凝结而成的,神瑛侍者因为情感而被罚在赤瑕宫中,又因为情感而与绛珠草产生了因果关系,更因为情感而无法超脱得成正果。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善哉,善哉。”

“说得切,说的切。”渺渺真人笑了起来,声音清脆而悦耳。他的笑容中透露出一丝神秘和智慧,仿佛他的话语中蕴含着无尽的真理。

两人面对面地站着,他们的身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他们身上,给予他们一种温暖和宁静的感觉。他们的笑声回荡在空气中,如同天籁之音,让人心旷神怡。

渺渺真人的笑声渐渐停止,他的眼神变得深邃而迷人。他轻轻地拍了拍对方的肩膀,示意他们继续前行。两人默契地点了点头,然后一起迈开了步伐。

他们的步伐轻盈而有力,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他们穿过茂密的树林,越过清澈的溪流,踏上了一片开阔的草地。草地上的花朵竞相绽放,散发出迷人的芬芳。

两人继续向前走去,他们的笑声渐渐消失在远方。他们的身影逐渐模糊,最终消失在了视野之外。然而,他们的笑声却依然在耳边回荡,仿佛永远不会消失。

在第二天的清晨,太阳刚刚升起,阳光透过窗户洒在黛玉的床榻上。她慵懒地睁开眼睛,却发现身边的北静王不见了踪影。她的心中不禁涌起一阵疑惑,不知道他为何会突然消失。

紫娟和一众丫鬟看到黛玉已经醒来,立刻忙碌起来,开始为黛玉准备起床后的事宜。她们小心翼翼地走到黛玉的床边,轻轻地叫醒了她。黛玉慢慢地坐起身来,看着眼前的丫鬟们,心中仍然充满了疑惑。

紫娟看着黛玉满眼的狐疑,知道她一定是在想北静王的事情。于是,她走上前去,轻轻地告诉黛玉:“王爷已经去宫里参加皇家春狩活动了。”听到这个消息,黛玉的心中的疑惑才稍微得到了解答。

紫娟和丫鬟们帮助黛玉穿上了衣服,开始为她梳洗打扮。她们小心翼翼地梳理着黛玉的秀发,用各种饰品装饰着她的发型。黛玉坐在镜子前,看着自己干干净净的倒影,心中突然浮出一句昔日诗句:“质本洁来还洁去”。

经过一个月的时间,皇宫中传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噩耗。据传北静王在陪同皇帝前往铁网山木兰牧场参加春季狩猎活动时,遭遇了意外的事故。他骑马不慎跌落了一处万丈悬崖,导致生死未卜。经过禁卫军的多日搜寻,他们只找到了一件血迹斑斑的白蟒袍,这是北静王当时所穿的服装。然而,他的尸身却一直没有找到。

在事发现场,人们意外地发现了多个明显的虎爪印迹。这些痕迹的出现让人们不禁开始推测,宫人们纷纷猜测,王爷的肉身很可能已经被凶猛的老虎吞噬,他已经超脱了尘世的痛苦,成为了一位佛教徒所说的“成佛”的状态。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圣上迅速颁发了唁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北静郡王水溶忠勇刚毅,佛性通达,以身饲虎。得道成佛,佛光普照,尊荣无比。彰其贡献,特追封为北静亲王,配享太庙。钦此。”这份唁旨充分表达了圣上对水溶的深切哀悼。

为了纪念这位英勇的王爷,按照亲王的规格,朝廷隆重地办理了北静王水溶的葬礼,整个过程充满了庄重和肃穆。然而,关于这场悲剧的具体细节,为了避免引起民众的恐慌和不安,朝廷决定不再过多提及。

在这个悲痛的时刻,整个宫廷都笼罩在沉重的氛围中。人们纷纷前来吊唁北静王,表达对他的敬意和惋惜之情。宫廷内外都弥漫着悲伤的气息,每个人都被这场悲剧所震撼。

当这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传回王府时,整个府邸都被悲痛的气氛所笼罩。甄妃娘娘因为无法承受这样的打击而昏厥过去,连续几天都没有进食。然而,近期围绕贾府的势力范围却接连发生了一系列事件,这让黛玉心中充满了疑惑。尽管她也深感悲痛,但她明白北静王作为佛道中人,得道升天是天意的安排,因此她能够保持冷静应对这个变故。

黛玉心中想到,朝廷传闻北静王“以身饲虎,得道成佛”确有一个佛教故事,出自《贤愚经》卷1《摩诃萨埵以身施虎品》。讲述了印度宝典国国王大车的三个太子之一,名为摩诃萨埵,看到一只母虎带着数只小虎饥饿难忍,母虎因此欲将小虎吃掉。摩诃萨埵为了拯救小虎,决定舍身喂虎。他跳下山崖,摔在老虎面前,然后老虎就把他吃掉了。

黛玉蕙质兰心,明白北静王就是佛界中的神瑛侍者,因修心有瑕疵下凡渡劫,现在功德圆满,重回天界,以身饲虎,得道成佛也算是一种修行吧。

黛玉心中虽然悲痛,但她也明白这是北静王修行的一部分,她决定以佛家的智慧来面对这个变故。她开始更加专注于自己的修行,希望能够早日修成正果,与北静王在天界相见。

岁月流转,黛玉终于修成了正果,她带着对北静王的思念和感激,重回了天界。在那里,她与北静王重逢,两人共同守护着佛界的和平与安宁。而贾宝玉圆寂后先是回复石头本性,后又自愿变成一块墓碑,守护在林氏一品诰命夫人墓上,此乃后话。

由于北静王没有子嗣,甄妃娘娘也无法处理府中的事务,因此林妃自然而然地承担起了管理北静郡王府的责任。在她的领导下,府中的秩序井然有序,每个人都按照规矩行事,众人对她的能力和决断力都表示敬佩。至于后续的事情,日后再谈。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说好招我挖矿的呢? 渣尽四海八荒,遍地都是修罗场 沉浸式快穿:万人迷的反攻略手册 长相思:相柳乖有我在 回乡继承三座大山:别拦着我养猪 身穿后带着兽兽们卷起来啦 红楼:我是贾琏 笑为锷,泪为鞘,人形兵器成长记 六中传奇演义 扶摇九霄传